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0/15
分享
《播撒天火耀人间》连载

第九章 上邪

1915年10月的一天,正是艳阳高照,秋风送爽。

一乘花轿,穿街过巷在送亲仪仗队伍的簇拥下,伴随一路的爆竹声,把俊俏美丽的女子沈葆秀送到了恽府,新郎就是恽代英。

嫁娘沈葆秀,是武昌官钱局的职员沈云驹的二女儿。这天她身穿红裙,面似桃花,含羞带涩,懵懵懂懂来到夫家。

“拜堂——”

司仪一声喊,顿时两廊动乐,新郎新娘被推到了供桌前。看上去,新娘是那般楚楚可人,恽代英却没有按照习俗穿老式的长袍马褂,没有戴礼帽,而只穿了件在当时读书人中流行的长衫。

他面色凝重,不苟言笑。看上去,既没有喜临门的喜悦,也没有幸福的冲动。其一举一动,都似乎在应付。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哥哥不高兴,你到底怎么啦?”恽代英的弟弟趴在耳边,悄声问。

“忙你的去吧。”恽代英没有多说,一句话把弟弟支开了。

没有人知道,这时的恽代英心中是如何的五味杂陈。他问自己,在青春躁动时期萌发的爱的憧憬,难道就是这个样子吗?梦中陶醉的牵手,就是这样的序幕吗?

因为论祖籍,恽沈两家是江苏同乡,所以过从甚密。沈云驹的二女儿聪颖贤淑,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但在家中受到了私塾老师很好的教育,琴、棋、书、画、诗文,无所不晓。沈云驹把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物色乘龙快婿时,一眼看中了博学多才的恽代英。

哪里知道,刚刚年满20岁的恽代英并不同意迎娶这位素不相识的姑娘。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恽代英主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的旧礼制。他曾经与母亲有一番长谈,诉说了自己对于爱情的认识与向往,但是,也终究没能扛得住传统意识束缚,没有违拗得过母亲迎娶儿媳的意愿。

就这样,婚礼还是如期举行了。

空荡荡的洞房里,端坐着娇若新梨、艳似桃花的沈葆秀。她在凝神静气地等待夫婿揭去顶着的红盖头。此刻,新娘的心绪是忐忑而复杂的,她虽从父母口中听到过恽代英才华横溢,是一位才俊男子,不免心中暗喜,然而对这位新郎,她却从未谋面,忍不住心中自问:我家夫婿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呢?他会对我好吗?

渐渐,夜色已经很深了。

新娘一直牵着盖头的手,放松下来。她渐渐有些失望了。她幻想着要丈夫三番五次才能挑起那不胜的娇羞,让丈夫情不自禁地折服于自己倾城的美貌,从此航船在港湾温柔里扬帆启航。然而期待的新郎却始终不肯进屋来。

她侧耳倾听,堂屋似乎有走动的声音,还有翻阅书本的声音。就是再怎么苦读,可今天是洞房花烛夜呀,红红的蜡烛快要燃尽了……

新娘很无奈,自己悄悄地揭去了红盖头,和衣睡了。

到了回门的日子,沈葆秀回到娘家。这时家里迎来送往,挤满了亲友。沈葆秀强装笑颜,给宾客端茶倒水,不停地寒暄问候,但却常是拿起这个就忘了那个。

母亲一把拉住女儿,走进内室,低声问:“孩儿,这门亲事是不是不随心意啊?”

姑妈也过来打探:“秀儿,是不是女婿他不好?据我所知,这恽哥儿是一个出色的好娃,他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吧?”

沈葆秀摇头:“母亲,姑妈,没,没什么。”

“瞧这孩子眼里含着眼泪,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妈和姑妈!”母亲爱怜地为沈葆秀擦擦眼睛。

面对知情的母亲和姑妈的一再追问,沈葆秀已经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泪水簌簌地滚落下来。

沈葆秀向母亲述说了自己在过门后的三天里,所遭遇的冷淡。她不知道新郎为什么会这般无情地冷落了自己。母亲听罢女儿哭诉,也不明白一向知书达理的恽代英,为啥会做出这等失礼的事情。

为了安慰女儿,母亲还是耐心地教导说:“代英是个通情达理的读书人,他这样做必有缘故,且不要责怪他。”

姑妈是个有些学问的人,也劝导她:“你也是读过书的女孩儿,应该知道那《后汉书•梁鸿传》的故事。”

东汉人梁鸿,原籍平陵,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和妻子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梁鸿的妻子是孟家的女儿,叫孟光,她的皮肤黝黑体态粗壮,但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习气。孟家当初为这个女儿选对象费了很大周折。主要原因倒不在于人家嫌她模样儿不够娇,而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公子哥儿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说要嫁个像梁鸿那样的男子。因此有人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性格,便同意了。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几天都不理她。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高兴了,说:好啊,这才是我的妻子!他们婚后隐居在深山里。后迁居吴地。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真所谓相敬如宾。梁鸿每天回到家里,孟光总是把饭和菜用托盘捧着,举得眉毛那样高送到梁鸿面前去,于是两人就愉快地吃起来。这就是从古流传到今举案齐眉的故事。

沈葆秀回到婆家后,心里开阔多了,白日与婆婆一起忙家务,晚上趴在灯下写纪事,把自己一天的感想记录下来。她不但对恽代英细心入微,处处关照体贴,有一天,她还以自由诗的方式,给丈夫写下了一篇很长的悄悄话:“你走大路,我走大路。你穿小巷,我也穿小巷。即便前面是荒野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什么样的途程也不能使我心寒。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跟上你。不愁云深裹,但须风动,因为没有你月光便不美好,大路也没有了魅力!……”字里行间,注满了真情爱意,从头至尾流露出对丈夫的体贴和理解。

恽代英读罢,不由心中波澜起伏,荡漾起一股温馨的暖流。没想到陪伴自己身边,并注定与自己相守一生的,竟是这样一位有情有意的女子。于是,他按捺不住自己,欣然命笔,在书札的背面写道:“我最钦佩的人中有一位世界巨人,他叫马克思。这位万世不朽的导师在他的著作中说道,真正的爱情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真正的国家、真正的婚姻、真正的友谊都是牢不可破的。他还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恒一才合乎道德。那么,我们一起来筑造爱情的基础吧……”

恽代英临去上课前,取出自己厚厚的笔记本,放在新婚妻子的身边,他想让妻子通过阅读日记全面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

夜晚恽代英归来。更深人静,妻子躺在他身边,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向他诉说了自己读完丈夫写的日记后,内心所有的感想,还有对于夫君的敬佩。就这样,一来二往,俩人渐渐敞开心扉,与对方无话不谈,无话不说起来。

斗转星移,夜海深沉,他们终于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恽代英第一次用了亲爱的这个字眼做称呼,为亲爱的沈葆秀赠诗一首:

曾有伤心语,今作痴情诗。

杜鹃若有泪,喜极而泣枝。

欲展鸿鹄志,愿君伴我始。

不作比翼鸟,亦为连理枝。

生活在爱河里的沈葆秀告诉自己的母亲,苍天垂爱让自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有位希腊哲学家说过一句话,幸福总是那样的短暂,而痛苦却多么地令人断肠。1918年的早春,正值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怀胎十月的沈葆秀难产而亡。作为一个女人,她在经历了几个昼夜的痛苦折磨后,筋疲力尽,耗尽了人生;作为一位妻子,她怀着遗憾离开了心爱的丈夫,也带走了没有善始善终的幸福,给丈夫留下了椎心泣血的伤悲。

天空阴沉忧郁,须臾下起了大雨。每一颗雨点就像一颗钉子扎在恽代英的心上。他紧紧抱住沈葆秀,直哭得几次昏厥……

悲痛中的恽代英发誓不复再娶,从此独善其身。在葆秀的遗像上,他挥笔写下了一生之中最为沉痛的一首诗:

郎君爱唱女权论,幸福都拼付爱神。

常饮寸心如古井,不妨人笑未亡人。

横风吹断平生愿,死去已看物序更。

我自修身俟夭寿,且将同穴慰卿卿。

在沈葆秀故后的四个月里,恽代英几乎每天都用日记记下他对妻子的思念,他给亡妻写了四封“致葆秀书”,在妻子的坟前焚化祭奠,并自称为“永鳏痴郎”,誓不再娶……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