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10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一十二章 纯真的友谊

等让人缩手缩脚的严冬过去,和野外那日渐盎然的生机一样,学校内的学生也日渐变得活跃、欢腾。那时校园内也没有什么运动设施,只有一个还算广阔的操场,空旷而平坦,课前课间和课后,学生们就在这上面各种游戏。男孩们大多玩抽陀螺、煽叠纸、打扑克、顶膝盖、摔跤、掰手腕、翻跟头、练倒立;女孩们大多玩抓石子、掷沙包、踢毯子、跳绳、老鹰抓小鸡。操场上人影乱晃,笑语噪杂,孩子们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尽情嬉戏,享受着这难得的人生纯真。

在这些女孩子爱玩的游戏中,有一种叫跳荏,小秋很喜欢玩。这种游戏类似于跳高,由两个小伙伴面对面坐在地上,伸出脚对上脚底板,让别的玩伴们从上面跳过去,四只脚一次一次地加上去,最后就是四只脚的高度了。有的玩伴,短矩离助跑后从上面一跃而过。有的就不行了,跳过时老碰到脚尖,碰到脚尖的就算是输了,就要坐下来伸出脚搭建高度让别人跳了。如果一组中的人都顺利跳过去了,坐下的人就站起来弯腰让他们跳,当然这高度就又高了一点。如果又跳过了,原先坐在地上的还得再坐在地上,游戏再从头开始。如果跳不过去,就得坐在地上替换原先坐在地上的。小秋对这类游戏的输赢倒不在意,只是和同伴们面对面而坐、脚底板贴着脚底板,这种感觉让小秋陶醉,这让小秋感到了伙伴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友好。童年和少年最让人留恋的是什么?在小秋看来,就是那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纯真的友情了。

因为出众的学习成绩和对同学们的友爱之心,小秋在同学们中的威望很高,在整个小学时代都是村里孩子们的孩子王。当然是村里女孩子们的孩子王,毕竟男女有别,男孩子们是不会老在女孩子堆里厮混的。小秋是从来不会主动去欺负人的,哪怕是对班上最老实最懦弱的孩子。相反,对老实懦弱的同学小秋只有同情,遇上同学中的强悍者欺负人时,小秋都尽量想办法劝阻。对成绩差的同学在功课上,也是有求必应。但对那些有时耍无赖的同学,小秋也会和他们干仗,当然仅止于嘴巴上,争吵而已,不会出手扭打的,那些和小秋关系很好的女孩子们的嘴巴,就足以把那些耍无赖的同学打败了。这些小女孩一个个尖声大嗓、话如连珠炮,对那耍无赖的同学一围攻,那耍无赖的同学只有捂耳而逃了。哪天小秋要是去学校稍晚一点,她家里就会变得很热闹,班上的女孩子都来找她了,本村的,邻村的,还有顺路的别班的女孩子,满满地一院子的人。每当此时,小秋就赶紧收拾家务,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地上学去。

那时小秋对村上的人们也都很热情客气,见面时总是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人们也都很喜欢她,除了那几家和父亲有点过节的,对她也都很好。那时她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在整个村子里,乃至整个行政村的影响,不啻于成年人,几个村子的人都认识她,见了面也都和她热情地打招呼。那时小秋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纯真的同学之友情,还有浓浓的乡邻之乡情,这些让年长后无所成就的她,常常有愧见江东父老的自惭。

小学时代在众多的玩伴中,和小秋友情最笃的,当数巧巧和一个叫春莲的邻村小女孩了。巧巧是小秋在上学前就有的近邻兼好友,入学后也一直是小秋最贴心的好伙伴,好多地方都像亲姐姐那样对小秋进行照顾。当小秋和别的女孩产生了矛盾时,巧巧就会从中劝解,让她们重归于好。小秋和周围女孩们的关系一直维持得很好,也有巧巧一部分功劳。小秋和春莲的友谊好象是从二年级时开始的,一年级时两人彼此还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小秋朦胧记得,好象是同班的小红把春莲介绍给自己的。小红和春莲不仅是一个村,还是一个生产队的,二人关系不错。在小秋最初的印象里,春莲是一个爱撅着嘴巴、倔强而又自负的小女孩,说话做事透着一股自信和男孩子般的侠气,但一和她接触小秋才发现这个小女孩其实很容易接近。她身上所透出的那种正义和侠气,很让小秋喜欢;而小秋待人的真诚热情也很让春莲欣赏,二人一拍即合,遂成莫逆之交。在以后的小学生涯里,两人一直是同桌,直到毕业。学习之外的难题由春莲出面解决,而学习上的难题则由小秋负责攻克,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小秋的帮助下,春莲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两个人在学校里如影随形,一起学习,一起和别的女孩们玩闹,就是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两个人也常常跑到一起玩。每到春节,两个人还互相赠送年画,平日里的学习用具,玩具和可吃的零食,更是不分彼此。

小秋还曾送过春莲一根银簪子,以示友情之笃。这根银簪子是奶奶的,小秋在奶奶翻晒箱子时从一个青布袋中偷拿的。奶奶的父亲曾做过一个大地主的管家,还算有些家私,奶奶的陪嫁中有好多银首饰和绫绸衣服。小秋还看见过几双窄窄小小的绣花鞋,混在那些衣服里,有青缎面的、有红缎面的、还有紫缎面的,上面都绣着各式各样的花。那些绫缎衣服的款式都是古式的,有长衫、有裙子、上面也都有刺绣。奶奶曾指着一件紫色的绫绸衣服上的刺绣,告诉小秋说那绣的是八仙过海,小秋只看见那上面是一片海浪式的波纹上,站着几个姿势各异的小人儿。

奶奶对自己的这些私房货看得很紧,很少拿出来示人,幼年时的小秋经常去奶奶那儿厮闹,才得以有所见识。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小秋放学后去奶奶家里玩,却看见院里放了一张木板床,床上放了一张很大的苇子席,席上晾满了奶奶的那些古董宝贝,小秋就走上前去翻看,却看见一个大大的青布口袋里装满了银饰。小秋常听母亲说起奶奶的这些银饰,说不知将来会落入哪个姑姑的手里。小秋就心一动,趁着奶奶不在跟前,就赶紧从布袋里掏了三件首饰,就跑回家去了。那时母亲正坐在堂屋里纺棉花。小秋又有点担心母亲会责怪自己乱拿别人的东西,就先溜到卧房,把这三件银饰放到褥子下面了。还没等小秋走出卧房,就听见奶奶已在大门口喊她了,母亲忙把奶奶迎进屋里来,小秋也忙从卧房里出来。奶奶就焦急地问她拿了自己的的银饰没有,母亲也帮着奶奶盘问,事到如今,小秋只好乍着胆子说没有拿。奶奶见问不出,也就拄着拐棍回去了。自己的亲孙女就是拿了也没什么,毕竟肥水没流到外人田里去,再者还碍着小秋母亲的面子。但从此后,小秋就再也没有见过奶奶的那些银饰,直到奶奶去世。据母亲推测说,奶奶病倒后姑姑们和婶婶就着手打那些银饰的主意了,奶奶是住在叔父家里的,婶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奶奶病逝后,箱子里已没有了那些银饰,竟是不翼而飞了,小秋母亲竟是一件也没有得着。

奶奶走后,小秋才把那三件银饰拿出来把玩,一件是一根银簪子,顶端还镶有一块亮晶晶的、圆润光滑的桔红色玉石;一件是上面镌刻着花纹的半个银篦子,那一半不知哪去了,也不知为什么是半个;一件是一个银蝴蝶,展翅欲飞,惟妙惟肖,尤其是那两根触须,还一颤一颤的,尤为生动。在某一个互表诚心和友情的上午,心血来潮的小秋就把那根银簪子送给了春莲,把那半个银篦子送给了巧巧,自己留下了那个银蝴蝶。小秋也曾把那个银蝴蝶拿给母亲看并说了由来。母亲没责怪小秋什么,但也没对这个银蝴蝶加以重视,小秋起先还把这个银蝴蝶当宝贝似地藏起来,后来就把它随手丢母亲装针线的簸箩里了,再后来,几经周折,竟也丢失了。一件见证了漫长岁月的银饰,竟随岁月湮没了。当年送给春莲和巧巧的银簪子和银篦子,不知她们还有没有保存着。

小秋后来常年在外漂泊,和当年好友常年不相见,音信几近断绝了,只是在梦回的午夜,或是在极度孤独寂寥时,会突然地想起她们来,随之而来的是对往日岁月的缅怀,和对她们绵绵不绝、如丝如缕的思念。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