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1/20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八十九章 妈妈的保护神

在那郁闷、失落、寂寞、迷茫的日子里,唯一能带给小秋快乐并能减少她烦恼的,莫过于和儿子相处中发生的趣事和儿子的乖觉。

那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后,小秋就给躺在身边的儿子讲故事,还教他背一些意思浅显的唐诗,背常用的英语单词,还教他百位之内的加减。儿子也都很认真地听、认真地学,有时还会问:“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啊?”小秋就耐心地解释给他听。

很快儿子就背会了十多首唐诗,还记住了五十个英语单词.那时你指一下鼻子,儿子就会说“[nəʊz]”,揪一下耳朵又会说“[ɪə]”,指猪会说“[pɪɡ] ,指狗会说[dog]……听着儿子有点走样的发音,小秋就禁不住发笑。那时小秋没事时还抱着儿子站在屋子西墙上的那张世界地图前,教儿子认七大洲、四大洋和中国所在的位置,为引起儿子认图的兴趣,还指给他小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在地图上的位置。也许是受看抗日电视剧的影响,儿子对小日本记得最牢,每次往地图前一指,他都赶紧搬来个小凳子站在上面,然后再用手指着地图上日本的位置对小秋说:“妈,我知道这个是小日本!我认得小日本!”看着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儿,小秋也不禁莞尔。

有时小秋在临睡前也会给儿子唱歌,也只有在天真亲昵的儿子面前,小秋才有胆唱得出来,别人面前,小秋是断然不敢唱的,怕唱得难听让人笑话。而此时的儿子是不会嘲笑妈妈的,只会认真地听,偶尔也会像学唐诗时一样,问妈妈某句歌词的意思,小秋也都解释给他听。

那时小秋觉得自家的儿子很乖很听话,因为他不挑食、不懒床、不向小秋要这要那。就是夜里撒尿,也都是小秋一喊,就立马一骨碌爬起来,自个爬下床,去站在夜壶前撒尿。要是哪次起得急、忘了趿鞋子,撒完尿上床前还会拿床边的抹布自个擦下脚,然后往被窝里一钻,马上又呼呼睡着了。而不像有的小孩,因怕冷敝得尿在被窝里都不起来。

也许是那几年心情不好,小秋夜里老做恶梦,经常从梦里喊醒哭醒或是吓醒,但随着儿子的日益长大,小秋的这种状况就稍有改善。因为当小秋还在梦里挣扎时,儿子就已经把她给叫醒了:“妈妈,你怎么了?”因以前小秋在夜里做恶梦时,梦里大叫,曾惊醒过儿子,那种突发的喑哑嘶吼在深夜里听起来很恐怖很吓人。所以后来每当夜里儿子有所警觉,觉得妈妈异常时就立即把她给推醒,免遭妈妈的恐怖声音惊吓,也让小秋在梦里不致给吓到极致才醒来。而且身边躺着一个活生生的人,毕竟能给人以勇气。虽然儿子还很小,那时小秋就在心里认为儿子是自己的保护神。

那时儿子虽小,已知道保卫妈妈,已知道外人不可以侵犯妈妈。那时有一个外号叫老奸的中年男人,平时和六生较为投缘,有事没事爱去小秋家串门,还爱和小秋开玩笑。那个老奸也时常开小秋这个“小”婶子的玩笑。有天吃午饭时,老奸又端着饭碗去串门,并开小秋的玩笑,威儿在边上看着就不乐意了,对着老奸就骂:“X你娘!滚!别在俺家!”老奸故意逗他,故意往小秋身上靠,威儿立即发了疯似地去院里拿了根木棍就去打老奸,弄得老奸颇有点尴尬。但小秋心里却是暖暖的,儿子虽小但已懂得保护自己了,有个愿保护自己的人那感觉真好!

有时小秋用架子车往地里运粪,威儿也会跟着,并且在后面用小手推;做饭时威儿还会学着妈妈往灶膛里塞柴,帮妈妈烧火,在外面见到大树枝还会捡回家来当柴烧,儿子一天比一天有用了!

但有次儿子玩火却差点出大事:那天小秋在家里收拾家务,威儿和二侄子二洋的儿子在一起玩,开始时他们在地上挖小坑,然后在小坑里点柴玩,但不知怎么着就引着了东墙外那排玉米桔杆,火腾地就着了起来,小秋一见,就赶紧把桶里的水往上泼,邻居也帮着往上泼水,终于把火扑给灭了。当火腾地着起来的时候,威儿站在那儿竟吓傻了,不知道喊叫,也不知道跑开。从此后威儿再不敢玩火。

威儿还爱跟着妈妈赶集,过日子免不了缺东少西,就得去集市上买回,每次威儿就缠着妈妈带他去,离开了妈妈他没有安全感,而且威儿也想到市上看热闹。小秋只好每次赶集都带上他,有次去六里外的镇上,因自行车坏了,威儿竟跟着妈妈来回跑了十二里路!回来时小秋怕他累着了,就走一会蹲在路边歇一会。问他累不累,他竟若无其事地说:“不累!”每次威儿到了集上,就用双眼好奇地观察集上的人和事。遇到有卖水果的和卖小吃的,也会露出一副馋样,双眼紧盯,恋恋不舍。好在他并不向身边的小秋强要,小秋要是不买给他,他也就罢了。但有时小秋看着儿子的馋样,也不忍心老不给他买,于是就用在别处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买点吃的。于是威儿立即就心满意足,精神焕发。

也许威儿命里偏财旺,那次小秋同二嫂去县里买被子和毯子,准备送给大姐即将出嫁的大女儿作礼物。威儿也照例跟着去了。但在中午在路边小饭馆吃饭时,却发现威儿手里攥着一件黄澄澄的玩意儿,还不时低下头去把玩。小秋要过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精美的女表,黄色的表壳,黄色的金属表链,看起来很贵气。小秋就问威儿在哪搞的?威儿说是在刚才那家卖床上用品的店家的大门外。原来是他捡来的,小秋就让他继续拿着玩。

但下午回到家后,威儿拿着表出去溜了一圈,回来时已是两手空空。小秋再三问他那表搞哪去了,威儿耷拉着脑袋,一会儿说是他堂哥志伟给他要走了,一会儿就说是村里的一个小孩给他拿走了。反正这表没在手里捂一天就又没了!反正这本来就是捡来的意外之财,没了就没了吧,小秋也没责怪他,只是叮嘱他以后要知道东西珍贵,不要再随便被人家哄了或偷了去。

但威儿那年财星高照,在夏天的一个午后,又有了一笔意外的进帐。那天小秋正在卧室里整理刚从院里收进来的的被子,却见威儿如一阵风似地从外面直跑进卧室,那表情既兴奋又紧张:“妈!大票子!”小秋以为儿子在外面捡了十块钱,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十块钱算是大票子了。但等威儿把攥着钱的小手一张,小秋却看到那竟是一张新新的红红的百元大钞!小秋心里一紧张:这孩子从哪弄的这张大票啊?莫不是去谁家玩,从人家家里拿回来的吧?那样可就不好了!于是小秋就赶紧仔细地询问这一张大票是怎样得来的?威儿说,他刚才在那个十字路口的大沙堆上和两个村里的小孩玩沙子时,从沙堆里扒出来的。当时他正在扒沙子玩,却突然看见有一个红纸角在那露着,赶紧扒出来一看,竟是一张大票!那个和他一块玩的小孩看见威儿扒出了一张钞票,竟让威儿给他,不给他就不和威儿玩了!但威儿没理他,却是一阵风地跑回家来了。

为了检证儿子的话不虚,小秋当即就走出家门,来到东北角上那个十字路口一看,那里果然有一大堆沙子,是沙堆后那户人家建楼房没用完剩下的。还有两个小孩在那沙堆上玩,其中的一个小孩就是威儿口中那个和他争钞票的小孩。小秋确信这钞票是威儿捡回来的而不是从别人家里偷回来的,就把威儿叫到屋里,把钱要过来,又叮嘱他说,别对外人讲,因为这钱虽是捡来的,但经过别人的嘴一转播,或许就变成来路不明的了。小秋对威儿说这钱她会还给人家的。

小秋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若有大人出来在这块找钱,或是听说有谁的钱掉在沙堆附近了,小秋就把钱还给人家,但如果没人讲丢钱的事,这钱就算是白捡的了。但小秋静候了两天,也没见、没听说有谁在十口路口那儿丢了一百块钱,几天后这钱就被小秋用来买油了。

威儿虽乖,但毕竟是小孩子,也有和小秋怄气的时候。怄气时就使劲儿哭,怎么哄都不停,吓唬也没用,动用暴力也没用,巴掌打到屁股上啪啪地,但他依然是不缓劲地照哭。气得小秋一甩门进入卧室,把门从里插上,躺在床上自己也哭。但威儿一听到卧室里的甩门声插门声,哭声立马就小了,再过一会儿就会止住哭声,自己走到卧室门前推门。要是推不开,就带着哭腔叫“妈妈开门!”要是小秋还不应,威儿就带着哭腔说:“妈妈开门,我以后再不闹你了!”听着儿子那惶恐的哭求,小秋也就忍不住把门打开了。门一开,小秋故意还板着脸,威儿呢,一边扑进妈妈的怀抱,一边偷窥妈妈的脸色。小秋就给他擦擦泪,抚慰一下,然后就又去忙家务了。

在威儿五岁时小秋曾打过威儿一耳光,但这一耳光却让小秋内疚了一生。那天早上,小秋带着威儿从娘家赶回家去,没走田间小道,而走了南边的大道,而那天早上刚好又逢集,大道两边都是各个小贩摆的小摊,三里五村的人云集,路上人挤人,也有好多人是本大队几个村的,都是些熟脸。落魄最怕见旧知,小秋就深悔走这条道,巴不得低下头三步并作两步逃离,正符了鲁讯先生所写的一句诗:“破帽遮颜过闹市”的心境。

但就在这让人尴尬的时候,威儿也来添乱,看见集上有卖甘蔗的,就扭着身子不走,让小秋给他买。但小秋身上偏又没带钱,威儿就在这种时候又怄起气来,小秋拉他不动,撅着嘴巴站在街上。小秋知道这街上到处都是老熟人、老乡邻的眼光,顿时如芒刺背,心中一急,就随手甩了儿子一个耳光。但万没想到就这一耳光,竟打得威儿鼻子里立即流出了鲜血!小秋一看一巴掌把儿子鼻子打出了血,心里不禁一阵恐慌,也不知这一巴掌有多严重了。而威儿一看鼻子流了血,也吓得顾不得要甘蔗了,呆楞楞地站在那儿。小秋没奈何,只得赶快拉着他去路边的一个小诊所,给他检查下严不严重。医生说不碍事,又给他擦干血迹,用冷水毛巾给他敷脸,用药棉把鼻孔给塞上,然后小秋才带他回家。

但这件事日后却让小秋深深地忏悔,自己实不该心里羞愧却拿儿子出气,更不该下手那么重,竟把儿子一巴掌打得鼻子出血。自己岂不是也和父亲一样暴戾了?而对父亲的暴戾自己可是深恶而痛绝的!后来每想到当日的那一巴掌,小秋都想把自己的那只手给剁了!

当然带儿子也有辛苦时,比如就是睡到深夜,就是外面下雨下雪,一旦感觉儿子身热发烧,就得立即带他去找村医。还有各种疫苗也得带他去接,得处处操他的心,怕他磕着怕他碰着,还怕他被人欺负,还怕他和小孩子打架。但儿子就在这各种担心中,慢慢成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