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5/16
分享
《生如浮尘》连载

第一十六章 不可预测的未来

小妹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挺大的麻烦,但小妹并没因此而自卑,反而却是兄妹中最会撒娇的。小秋兄妹除她外再没人会向父母撒娇,也没人能像她那样嗲嗲地向母亲说些肉麻的讨好言语。也许是她的乖巧,也许因她是家中老幺,母亲明显地偏心疼他。

这位小妹在母亲面前做尽惹人怜爱之态,但在别人面前却透出一股豪爽大气的男孩子风度。她没有大妹的好胜愚顽,也没有二妹的娇弱多愁,倒是很通情达理,豁达开朗,因此三个姐姐都喜欢她。只有哥哥觉得她跟自己在母亲面前争宠,因而有些微不耐烦她。

以前母亲眼里,可只有哥哥这一个宝贝的,视小秋三姐妹如草。母亲常说,女孩儿家是菜子命,随风吹落到无论什么样的田地里,都得生根发芽。又常说,嫁出去的女是泼出去的水,出嫁后的女儿是不中用的。小秋每听到母亲这样念叨,心里都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她从中听出了对女孩儿的歧视,和其中隐藏着的对女孩儿们的某种不负责任。父亲倒是没表现出偏向哪一个子女,更没表现出对女孩儿的歧视。有一次,哥哥放假从县城回家,和小妹为争一块烤红薯而惹得小妹哭了,父亲还不是一样对哥哥举手就打!虽然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又是刚放假回到家中,气得哥哥也眼圈红红的。小秋因为从小就是和哥哥一起长大的,对哥哥的感情很深,看到哥哥难过,心里也难过,就小声责怪小妹。要知道,小秋虽然是妹妹,却从来都是让着哥哥的,无论是零食还是玩具。

父亲在对待孩子们上,是一律平等的,但却爱和母亲吵嘴打架。好多次当小秋放学回到家中,都看到母亲气鼓鼓地躺在床上,不说话也不吃东西,父亲也是黑着脸不吭声。每当此时,小秋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自己到厨房、学着母亲平常的样子,胡乱做点吃的出来,然后再心情忐忑不安地去学校。

还有几次母亲曾离家出走,她也不去姥姥家,有一次被村人在八里外公路边的一个大水塘边找到,当时她正在面对水面发呆。据母亲说,她和父亲刚结婚不久两个人就吵架,有一次,两个人吵架后,母亲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小秋离开了家,到了田边的一口水井前,母亲把小秋放在地上,准备投井,但此时小秋却放开嗓门哇哇大哭,哭声揪心撕肺,母亲只好打消投井的念头,重新抱起小秋去了娘家。

父母之间的战争,带给小秋无比的恐惧。她怕父亲打坏了母亲,也怕失去母亲,同时也担心父亲有什么想不开的气坏了身体。父亲那唯我独尊的暴燥、乖戾脾气,让小秋经常担心害怕。她担心父亲和村里的人吵架打架,担心父母之间吵架打架,也担心哪天父亲心情不好,自己就会莫名其妙地被揍一顿。父亲一旦坏脾气上来,那可是说揍人就揍人的,甚至是不说什么就揍人的,小秋兄妹几个哪个没挨过父亲的揍?而且父亲揍人可不是用手的,那可是抓到什么就用什么揍,木棍,皮鞭,鞋子。

当父亲发脾气时,小秋看着他那因暴怒而扭曲可怕的面容时,心里也会生出一股对他的恨: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竟致于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你动不动就动手揍人,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动不动就揍你,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当然小秋的不满也只是在心里,她不敢把不满情绪泄露出来。如果她敢那样,等着她的将是一顿暴打,父亲发怒时从来不听理由。当小秋被父亲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暴揍时,她在无声吞咽的同时,真想起而反抗,真想淋漓痛快地破口大骂,但她不能也不敢。传统的伦理道德规定,她身为人子只能忍气吞声。幼小的年纪又让她不敢贸然离家出走,她只能忍耐,她只能寄希望于渺茫而不可预测的未来,她幻想着以自己的努力学习而考进大学,以改变自己目前这可怜的命运。

当然,每当她看到父亲从田里劳作归来,看到父亲从集市上做生意归来,心里的感恩之情还是油然而生,她还是感谢父亲的生养之恩,她也体谅父亲养活五个孩子的不易。有时看着父亲心情好时脸上的笑容,她巴不得这笑容永驻父亲脸上,这样的笑容给人亲情的温暖,她永远都不愿看到父亲生气时那扭曲的脸,那会带给她恐怖的梦魇。如果父亲能够笑容永驻,能够不再乱发怒火,能够不再和村人、母亲吵嘴打架,小秋宁愿放弃唯一能寄予她人生希望的学业。

小秋又在热闹的学校中、安静的课堂上、温馨的友谊中、逗妹妹们的嬉笑中、父母之战的瑟缩中读完了五年级。

就在小秋读四年级时,乡政府教育部门又在镇的北郊,开办了一所乡级重点初中,全乡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将集中在这里读完初中。那时全乡还有六七所普通初中,这些普通初中是几个地域相近的大队联合办的。对于能否上重点初中,小秋是不以为然的,她认为无论在哪所学校读书,只要自己努力、只要有书读、只要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就足够了。

但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她还是以不错的考试成绩,被那所刚成立不久的乡重点初中录取了。按父母原来的意思,是打算让她读完小学就辍学的,但她却争气地考取了乡重点中学。当时全大队几个村只有她一个人是被正规录取的,虽然还有两三个孩子也上了那所学校,但其中的一个男孩是托了他在粮管所当主任的姑父;其中的一个女孩的母亲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也凭她母亲和同学的关系上了这所学校;另外的一个女孩的父亲也是在乡上任职混饭吃的,他直接找那所学校的校长给自己的女儿要了个名额。

当时父母对她的考取重点初中,是既无奈又自豪的,本打算让她辍学,既能帮家中干活又能减轻负担,如今只好继续供她读书了。他们对自己女儿将来能否考取大学、实现鱼跃龙门,心里是既没谱又抱有一些隐隐的希望的。

在家乡炽烈的骄阳下、浓郁的树荫里、聒噪的蝉鸣里、禅定一样的夏日午后的静谧里,小秋结束了自己的幼年、童年和少年。这是人生中最懵懂、也是最纯洁、最纯真的阶段,这犹如一幅烟雾缭绕的山水画,朦胧而又历历在目,飘渺辽远而又恍在眼前,又犹如那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时常在突然复活的记忆里炫耀她的皎洁与美好,却又让人再无从把握,只能在莫名的惆怅中流下那莹莹的追思之泪,以祭奠那永远逝去的美好岁月。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