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0/19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七十五章 民间针灸

从小秋的村去那个项城的王明口乡,可不是一段近路,要穿过本县县城,再折向西关向西的那道大道,沿大道西行十多里再折向南行土路四华里再折向东复折向南,就到了,约有三十公里的路程。好在那时已是暮春的三月,天气和暖,微风习习,百草劲长,鸟雀啁鸣,沿途的田野里偶尔还能看到几树雪白的梨花在怒放,没有了料峭的寒风,倒有了满野的生机。

小秋就一边骑车、一边赏景、一边和坐在身后的威儿说话。威儿正处在最好奇的年龄,在温暖的天气里,坐在妈妈身后,出来兜风,自是十分地开心。小秋也趁机苦中作乐、逗威儿说笑,威儿兴奋地竟学着电视里锣鼓的声音叫起来:“咣、咣!咣咣!咚、咚!咚咚,卟隆咚咚!”听着儿子欢快的叫声,小秋也心情大好,脚下的自行车踩起来似乎也轻便多了。

入项城地界没行多远,小秋就看到写有“袁世凯故居”的指引标牌,竖在路边。看到这标牌,小秋不禁想起小时候奶奶向自己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时,曾说过的一句民谣:“好孩子不要多,袁世凯姜老国。”意思是说养孩子也无需太多,像袁世凯这样的一个就足够了,也说明了当时民间对他的推崇和艳羡。民谣中的袁世凯自是这项城的袁世凯无疑,可那位和袁世凯并列齐名的姜老国(奶奶的发音如是)又是谁呢?或许那三个字不是人名?小秋却是一直没搞清楚。

一时心血来潮,小秋一边脚下踩着自行车,一边用手指着标牌所示的大致方向告诉儿子说:清朝末年,那儿的一个村曾经出过一个大官,还当过几十天的皇帝。这位当年的大官叫袁世凯。小秋也学着奶奶当年那样,讲袁世凯的故事给儿子听,末了也加上那那句“好孩子不要多,袁世凯姜老国”。孩子听没听入耳,记没记得住,那是孩子的事,但讲给孩子听就是自己的事了,小秋觉得民间的好多东西都需要传承,哪怕是民间故事。

路上骑累了,小秋下来车来坐在公路边歇一会儿,然后再骑,在歇了两次后,终于到了王明口乡的王老庄村,即针炙民医所居住的村。村北是大片的菜地,种着韭菜、菠菜、芹菜、蒜苗等各种蔬菜,在一口水波粼粼的很大的水塘边,竟还停着几辆小轿车,塘边坐着几个人在那静静地钓鱼。进了村一看,村道两边竟还有政府的宣传画和宣传栏,在小秋村里,这种现象只有在八十年代之前才看得到,与小秋那个县的风气果然有些不一样。

走了几条街,拐了几道转,终于来到针炙民医家的大门前,但却是铁将军把门,家里没人。问邻居,说是去地里干活去了,一会就会回来。抬头看天,日快将午,也是,中午肯定是要回来做午饭吃午饭的。于是,小秋就支好自行车,搂着威儿,站在门口等。

果然没等多大一会儿,此家的胖胖礅礅的女主人就先回来了。小秋忙上前打招呼并说明来意,那位女主人也连忙开了院门并他们母子进屋坐。很快,这家的男主人也回来了,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稍瘦,农民的朴实中又透着干练。

他知道小秋的来意后,就去水管前洗了手脸,喝了口开水稍稍休息了一会,就领着她母子俩到一间专设的针炙室里,开始针炙,拿一根银针在威儿脸上的各个穴位插了一遍。威儿此时心理上已接受了针炙,也不再哭闹。到他妻子做好午饭时,针炙已基本完成。

那民医交待说要针炙七天,也就是小秋要带着威儿每天来一次,连续七天,小秋点头同意。交了钱后小秋就告辞,那民医的婆娘热情地留小秋母子在她家吃了午饭再走,但小秋明白人家那只是客气话,哪能真的留下吃饭,于是就坚决推辞,然后就带着威儿往回走了。

出了村来到刚才曾经过的村后,往北边一望,看到刚才来时的那条大道就在不远处,也就两公里的距离,再看看刚才从那条大道进村的路线,竟在左边,回去是要向右的,明显是绕了弯兜了圈。小秋仔细观察了一会,就决定回去时抄近路,从田间小道向北向右走。向北走了一会竟然遇到一条东西横亘的铁路,于是沿路向东走了一会,就看见一路田间小道与铁路交叉,于是就赶紧载着威儿从交叉口穿过去,一会儿功夫就到了那条连接县城的大道。沿大道向前骑了一阵,就到了自家县城的西关。

此时天已过午,饥肠辘辘,离家还有十八里路,腿肚子也已经累得发酸,于是小秋决定在路边的小面馆吃碗面、歇歇腿再走。于是走到路北的一家小面馆,要了一大碗面。那种面不是宽宽的烩面,也不是粗粗的拉面,而是那种家家户户中午都吃的家常手擀面,薄薄的,细细的,上面漂着点点滴滴的小磨香油,还撒有葱花,看着悦目,闻着喷香。吃饭的桌上还有店家免费供应的大蒜和阵醋。盛面的碗比农家常用的碗还大出一号,而且碗里是面多汤少,汤绝对淹不过面,像小秋这样的饭量一碗面是吃不了的,好在还有威儿也帮着吃一些。吃完结帐,这么大一碗面才两块钱!小秋以前是没在县城吃过饭的,这次才知道原来县城里的面条竟然这么实惠、这么好吃!

后来小秋在外面打工几年后,又回到这县城里吃面,竟是一碗面六块!而且那面条就是随便用手扯吧几下的硬面片子,又厚又宽,而且碗比原来小了两号,碗里的汤都淹住了面,用筷子那么一挑,就那么几根,莫说吃不完就饱了,就是两碗也填不饱肚子。世风变了,人心变了,生意人变得不仅奸诈而且还明着搞欺诈。

接下来的六天,小秋就每天载着威儿,骑三十公里的自行车,到项城王明口乡的王老庄村,给华威进行针炙治疗。有时小秋看着那根银针在威儿脸上拈来拈去,心里也会有恐惧和担忧:威儿这张脸已经挨了太多的针,受了太多的伤害,万一这针炙不起正面作用而起了负面作用怎么办?可又不能不给孩子治疗,小秋心里很矛盾,但还是坚持了七天。

这次针炙治疗后,小秋又曾带着威儿去过位于西北处很远的一个村落,找一个白发老婆婆看过,还是针炙;还曾带着威儿去北边相邻的那个县城的县医院看过神经内科,是用电磁治疗。考虑到威儿已经挨了太多的针,也曾接受过烤电,这两次就没有接治疗,只是去考察了一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