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20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二十章 高中新印象

心情好就会觉得时光快,眨眼又到学生们入学的时候了,小秋也只得收拾起散漫的暑期心情,拿着通知书去学校报到。

小秋要去报到的这所学校,是全镇几十年来唯一的一所高中学校,离镇政府不远,后面是镇上的一所普通初中学校。校门前就是那条连接县城的公路,这条公路上每逢农历双日,到处都是来赶集的乡民们,路边摆满了各种小摊,路两边店铺林立,村民们日常所需要的东西,在这儿基本上都能买到,也算是镇上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了。

学校的大门是两扇铁门,很高大,一天到晚都是大敞着的。铁门上面是拱形焊接的钢棍,连接校门两边的墙壁,拱形钢棍上有几个大方形铁片,上面写着这所学校的名字。

入得校门,是一路青砖铺就的甬路,路两边栽着绿化树万年青,万年青后边是青灰色的瓦房,也许是教师和学生们的宿舍。前行五十米,这条通发了三叉,一支通往前院,一支通往那座崭新的两层教学楼,一支通往大树遮蔽的幽幽的后院。

小秋先随新生们去报名处报了名,然后就一个人在学校里转,以熟悉环境。

后院是五六排老瓦房,这里是教师日常办公和休息的地方。前院的东边是学生们的宿舍,男生和女生的宿舍隔成了两个院。宿舍西边是个很大的操场,操场南边还有两排房子,是上了锁的闲置的空房。学生宿舍的前边,那一溜座东朝西的房子,是学校的食堂。这个学校是几十年的老学校了,除了那座教学楼是新的外,别的房舍都是旧的,都是青灰色的瓦房。这所学校比小秋上的那所重点初中要大得多,但也苍老得多,唯一悦目的是校园内路两边的大桐树,伸展着那巨大的苍翠冠盖,以那醒目的绿,给这所老校注入着生机。

小秋最后又去宿舍转了转。小秋的家离这儿有八里路远,来回不方便,肯定是得住宿舍的了。女生宿舍共有六间,南北相对,自成一小院。这宿舍的外墙面,已有很明显的风雨侵蚀的痕迹,墙根的砖已经发酥,墙角的砖还有被碰掉半块的。宿舍里的玻璃窗,有的没了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布;有的窗上面的玻璃有着明显的裂痕。进入室内,墙面上白灰早已成片成片地脱落,没脱落的颜色也已经变得发黄。更不堪的是室内的地面,没用水泥抹平,也没用砖块铺平,竟是原生态的高低不平的土地面!这样的宿舍竟还不如初中学校的宿舍,那学校的宿舍最起码是窗子上都装有玻璃、地面用砖铺平的新房。小秋对这学校的住宿条件感到失望,又想想自己是来学知识的,不必太在意环境。

在正式开学的前一天,小秋从家里带来了学习用品、被褥和日常用品,还从家里拉来了那张、初中时代已睡过的板床,又用拉来的一袋小麦,到食堂兑换成饭票,然后就倒在床上看别的女孩子收拾东西。

在这些收拾东西的女孩子们中,竟有一个是认得的,她姓王,名叫小梅,和小秋是同一所初中毕业的。虽曾在同一所学校里读书,但由于没分在同一个班里,所以平时也就没什么来往,小秋只知道她也是个很上进、学习很用心的学生,现在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竟然遇到了校友,自然是倍感亲切的了。两个人很快就聊到一起了,相当投机。小梅是个质朴的女孩,不讲究穿着打扮,性格也有点内向,这些和小秋相近,相近的性格使她们得以维持长达三年的友谊。

第二天小秋就进入教室正式上课了,当然这第一堂课,自然是老师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点名和发放课本。

经过几天的观察,小秋发现这所学校里的教师,年龄大都在四十五岁以上,看起来一点也没有高中教师该有的知识分子气度,更像是田里归来的劳苦农民。而且这些教师确实家里都有田,一有空就骑自行车回家了。这些年纪偏大的教师,使这所几十年的老校更显得苍老。三十岁以下的教师不占三分之一,都是刚从大专学校毕业的大学生,看起来倒是年轻帅气,可个个脸上又带着怀才不遇的寂寞。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一年龄段的没有,小秋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了,初中学校里的绝大多数老师可都是这一年龄段呀!

小秋还发现,这所高中学校里的学生,已不像初中的学生那样孜孜苦读,班里每逢自习课就有好多学生不在,在的也是无精打采地爬在桌上以书挡面睡觉,或是三两个聚在一起闲聊,聚精会神学习的是少之又少。这些学生大都是为了混个高中毕业的文凭。当时的社会上正流行着那句“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难道是这说法打击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对学生也不再紧加管束,但也很少和学生们沟通交流,往往是讲完课就夹书本走人。有一位英语老师还更绝,学生们越是发出噪音,他讲课的声音就越低,他可不管学生用没用心听,讲完就走。大概是老师们觉得学生们都大了,该有自律的意识了,不好意思再训斥学生。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穷苦农民的子女,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都去县里的高中读书了。那时县城里有两三所高中,其中一所还是县里的重点高中,是全县成绩特别优秀,和有钱有权人家子女的天地。那时农村的父母让孩子上学大多是为了脱盲,并不敢妄想自家孩子能考上大学,所以农村的孩子上学就晚,等到上高中时大多都已经十六七岁了,高二、高三,十八岁的“成人学生”更多。在这样的校风下,想成材想学有所成,真的得靠自律了。就是这样的学校每年也有三五个学生考取大专的,考取名牌学校的倒没听说过,这些考取的学生还多是复读生和外地转校生。

在小秋心里,考大学是她自小就有的梦想,如果考不取,那就是她人生的失败和耻辱,她当然不会被校风所左右,她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有这种学习压倒一切的想法,小秋也不爱看课外书了,这时的她觉得大多数的课外书,真的是闲书,是那些闲得无聊的人才看的书。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小说,对小秋已完全没了吸引力,而那些琐碎冗长的传记,也让小秋觉得无聊,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已没了新鲜感。时事类的新闻和事件,对小秋还有点吸引力,可惜的是当时的她没有订报纸的意识,家中也没有电视,当时更没有网络可以利用,以了解这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她只有一头钻进课本中,学习那有限的僵化的课本知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