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18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一十八章 初中的那几位好友

进入中学后,因为一个礼拜才回家一天,儿时和少年时的好友和玩伴就都渐渐地疏远了,有好多自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了往来。即便是同村的好友巧巧,和小学时代最要好的朋友春莲,也见面很少了,只是假期见见,或是周末回家时碰巧遇上聊会天。

没有好友的日子,该是多么地空虚和失落啊!刚进入中学的小秋心情是难言地郁闷,虽还有两个同村女孩,而且这两个女孩对她也很好,但依然解不开她以郁闷铸造的心锁。大概是因为她和她们虽是同村,却缺少友谊的基础吧。她和她们缺少儿时和少年时代的沟通,而儿时和少年时代的友情,是世间最纯洁最真挚的。在这样的友谊里,心可以随意地撒泼儿打滚、无所顾忌,在这种情谊里的心情,才算得上是彻底放松的心情。

在郁闷的同时,小秋也心怀着希望,希望能在学校里找到像儿时那样真挚的友情,找到能和自己志趣相投、真诚相待的朋友。

在刚入校的日子里,放眼看去,虽然绝大多数是陌生面孔,却也有几张是熟悉的。这几个长着熟悉面孔的同学,都是来自西北点(西北点------小秋村上的小学归属的、乡里相关的教育机构,以区域划分的教育试点。一个试点包括相邻的几个大队部的小学。),小秋在当年参加点里考试竞赛时见过这几位同学,所以觉得眼熟。这几位眼熟的同学中,给小秋印象最深的有两位,以至于漫长的人生风雨并没有把他们淹没于记忆里,几十年后还能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

这两位同学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

那位女孩姓常名叫春梅,中等个,这是个有着明星相的漂亮女孩,小秋第一次见到她就惊艳于她的美貌。白净的方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双眼皮眼睛,这是一双灵动而又沉静的眼睛,会说话似的,而她本人并不是话多的张扬女孩,一部分话已由眼睛代说了。而稍尖的下巴又给这张脸增添了几分秀气。那稍厚的梦露式的嘴唇使这张脸更趋于完美,红红的点了胭脂似的。嘴唇里发出的声音都是清亮的,宛如晨钟余韵。这是一位很出众的女孩,犹如花中的牡丹、鸟中的凤凰,站在女孩堆里,人们总是最先注意到她。凡是见过她的人,莫不对她洋溢着灵气的美貌印象深刻。这位女孩儿虽是乡下女孩儿,却有着城里女孩的优雅,微微昂起的头颅又透露出高贵。对这样的女孩子,小秋只敢远观而不敢近交,在这样漂亮的女孩面前,对自己的外表,小秋会产生深深的自卑。这位女孩儿比小秋高一届,小秋入校时她刚读初二,后来在初三时竟有缘和她分在了一个班里,这位女孩在初三复读了一年考取了市里的中专。如此漂亮的女孩儿,在学校里当然免不了受情窦初开的男孩子们的骚扰,听人说,她在初二时就和某个男孩在谈恋爱,受家里人的干扰,没成正果。初三时,那些没得到美人青睐的青少年,又偷偷地毁掉过她的课本,好在复读一年后考取了市里的中专。后来就没了她的消息,不知是成了精明的职业妇女,还是成了贤淑的家庭主妇。

另一位让小秋觉得眼熟并留住了记忆的那位男孩,却是个极其普通平常的男孩子,这个男孩个子矮小,文文弱弱,平日里很安静很本分。小秋之所以也记住了他,是因为当年去点里考试时见他最多,少年超强的记忆力也就把他定格在了脑海里。

除了这极少的几张熟面孔外,绝大多数都是陌生的脸孔,这让小秋心情压抑,不能像小学时代那样任性随情,眉飞色舞,呼天喝地。初中的学生都已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年龄大的都有十五、六岁了,正是青春萌发期、心理断奶期,人人都觉得自己已快长大成人,都想表现得成熟稳重点,于是人人开始自我约束,开始顾及个人形象。于是多了沉静,少了活泼,校园里已没有了小学时代的喧嚷,连班里的读书声都比小学时代低了几个调门。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秋也只得和别人一样表现得斯斯文文,只是觉得心情很压抑。

好在同桌是个女孩儿,可以搭讪,说说话,聊聊天,让压抑的心情透口气儿。小秋那时的同桌,是个名叫鲁睿的女孩子,和小秋同岁,是个中学教师的女儿。她爸爸任教的中学,离这所重点初中只有两公里的路程,骑自行车也就花费十多分钟,所以这个女孩都是去她爸爸那儿吃饭,只是晚上在校住宿。这是个相貌普通的女孩,眼睛不大,面颊有点褐红,但那双尾部上挑且上翻的眉毛,透露着她豪爽重义气的性格。同桌的第一天,两个小女生就彼此谄媚地搭讪,你拿起我的本子看看我的名字,我摸摸你的钢笔夸赞真好看,你问问我的年龄,我问问你的生肖。三天过去,两人之间的陌生就减去了大半,随着时间的增加,两人就成了同桌型好友,关系倒也融洽。

当时班里还有一个女孩儿,和小秋关系比较好,这个女孩儿的座位就在小秋的背后,一转身两人就可以说话儿。这位女同学的名字叫高银芝,人如其名,是个白白净净、文雅而又高傲的女生,确实像一枝白银铸就的冷艳的灵芝。这位女生平日里爱板着脸,瞪着那双铃铛般大的大眼睛,撅着那张紧闭的嘴巴,公主一样高傲。要是平日里在校外的大马路上遇到她,她从来不会主动向你打招呼,即使你主动高声地向她打招呼,她最多也只是瞅你一眼,并不回话,且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这会让人觉得受了冷落,其实呢,她本意不是这样的,她高傲的天性,使她不乐意在人来人往的大马路上向人喊叫。 你喊叫。但是如果是在私下的

但如果是在私下里,一双大眼睛就会专注地看着你,面带微笑地听你讲话。开心时也会仰面咯咯大笑,声若银铃,同时露出她那两个尖尖的鲍牙,宛如一只被逗乐了的老虎。这位高姓女同学,外表冷艳高傲,内心却十分细腻、极富浪漫与幻想,且极具灵气。

这可以从她所写的作文中可以看出来,她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诵读。这位高姓女同学,不但功课好,也喜欢读课外书,这,正是她吸引小秋成为其好友的地方。小秋不太爱和那些每日里只知死读课本的同学打交道,她觉得这样的同学呆板、知识面狭窄,不好沟通。鲁睿和高银芝,是小秋中学时代最要好的好友,她和她们课堂上共同学习,课余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有时还一起走出校外,到田间小路上散步,采采路边野花,扑扑田间蝴蝶,倒也是其乐融融。

那时的中学生每到该放年假时,还有互赠礼物的风气,有的是互赠贺年卡,有的是赠年画。小秋和两个学友是买年画互赠,这是友谊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对彼此的一种新年祝福。

初二的那年初夏,小秋村里搭戏台唱戏,她们三个还在周日去看了一场。台上是水袖轻扬、管弦呕哑,台下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她们三个绕戏场转了一圈,间或往戏台上瞅几眼。她们对这乡下的戏曲并不感兴趣,也没有那份耐心看戏台上的人们那慢腾腾的表演,她们只是来看看热闹,感受一下这乡下的热闹气氛。在戏场溜了一圈后就去了小秋家里,三个人呆在小秋卧室里,闲聊了一会,小秋就找了几本闲书让她们在那随便翻阅。自己则去了自家菜地里,割了一把韭菜,摘了两根嫩黄瓜,回家做了一个韭菜煎鸡蛋,一个凉拌黄瓜招待好友。待到太阳西斜时,小秋又把学友送到村外的归途上,待踏着一地楝花独自归家时,却有莫名的闲愁涌上心头,这正是“日斜村外送友归,一地楝花竟似愁”。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