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5/25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二十五章 强烈的孤独和压抑

长时间的坐车使人身体难受、精神疲惫,双加上连夜行车,故鄂湘两省并没给初次远离家门、带着好奇之心和观察之眸的小秋,留下太多明晰深刻的印象。虽然在小秋心中巴不得双眼变成录影机,把沿途所经、所遇全都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并验证、查对从书本中得来的相关知识。

作为在贫贱之家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富余的时间和金钱去游山玩水、实地考察的,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名城,古地,只能是这样坐在疾驰的车上,来个浮光掠影,留在记忆中的飞羽似的模糊残片,又会被即将到来的不可预知的紧张生活所冲击、销蚀。若干年后再回首,一程人生初旅竟比残梦犹残,无论怎样努力回想,都再理不出哪怕带着残缺的记忆,却只剩下少许的几个意识的点,来记录着曾经的往昔。

武汉点、湖南山区点、长沙远郊点、韶关点。当车到达武汉时,小秋就打起精神,要仔细看看这座跨江名城、及那久闻其名却从未目睹的长江。当车驰上武汉长江大桥时,小秋就扒着窗口向外观看:但见一水横陈,波澜不惊;一桥直跨,通达彼岸;西观江水,宛如青练;南望武昌,高楼耸立;风云不起,觉江水静如处子;三镇夹峙,感天堑并不宏阔;虽艳阳高照,回顾不见历历汉阳树;纵览江面,何处是芳草萋萋鹦鹉洲?好奇的双眸抵不过疾驰的车轮,还未及看得仔细,车子已驶过长江大桥,进入武昌。

武昌市区内也无非是车流、人流、高楼、商铺,看得小秋眼花缭乱,疲累而闭目入睡。

又走了许久,车子进入了湖南的一个山区,此时司机下车“方便”,车上众人也就都跟着下来“方便”了。人在旅途,离家千里,也就没那么多的顾忌和讲究了,男人们就在路边背转过身,掏出“家伙”放水,女性们则走远一点,找处坑沟、山石、草丛什么的地儿蹲下“解决问题”。

当小秋方便完后准备上车时,却听见哪儿有说话的声音,带着很浓重的地方口音又夹杂着方言,听不懂说的是什么。明显不是同来的伙伴,却又看不见人在何处,这让小秋想起一句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过了一会,才见五六个人出现在附近的路上,也不知是从哪块山石后的小径里转出来的。

这群人中有中年妇女,有年轻女孩,还有个挑担的,他们神情愉悦轻松,边走路边聊天,想来该是去附近的集市吧。又一眨眼,这群人又看不见了,但人声依稀可闻,抬头四顾却只有周围青山,真真是“人语咿咿仍可闻,峰回路转不见人。莫道周遭尽青山,青山背后有人烟。”小秋又细观周遭,但见山上是青青灌木,山下路边是摇曳蒿草,觉得倒是玩游戏捉迷藏的好地方。又想,这儿虽然好玩,却可惜不能开垦以种稼穑,又道路仄塞,不利交通,山中居民以贫瘠之山土为田,收物必然不丰;常年手提肩挑,身躯必然劳累,何其苦也!又暗幸生在豫东之平原,那儿有丰沃之野可耕,有四通八达之坦途可行,耕田有机,运物有车,何其便利也!还是觉得家乡好啊!

车到韶关时,小秋从车窗向外看到了连绵的青山,正前方的山下有一个大大的弧形洞,弧形洞上方镌刻着“韶关”二字,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显得古朴而厚重。看到这两个字时,小秋脑中最快蹦出的、与之有关的信息,就是小时从连环画上看到的“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的历史故事。

因为受了韶关的影响,小秋竟以为这韶关归属于湖南,殊不知这儿已是广东省的北大门,是粤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关“居五岭之口,当百粤之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车子很快驰进弧形洞内,原来这是一条很长的穿山隧道,隧道的两壁上排着长长的两排灯,一盏接一盏地嵌在那儿,发出桔黄色的光,照着前进的路。虽然有两排壁灯照着,依然觉得隧道内黑暗而压抑。壁上的灯飞快地向后退去,车子高速前进,竟然用了半个小时才驶出隧道,真让人惊叹隧道之长,惊叹又感慨人力之伟大。

车子一驶出隧道,眼前顿觉清亮,一片光明、宏阔的天地呈现在眼前:宽阔平坦的公路两边散布着一片片平整的绿色农田,三三两两的没有院墙的农舍像散布的棋子,偎在田边地头,农田外是座座青山,高高低低错落无序地耸立着。小秋这才知道,山区人家的房舍是可以建在自家田间地头的,既便于耕作,又没有中原的乡村因宅院相连而产生的各种纠纷。车子继续向南,下一站就是广州了。

广州虽是此旅程中的最重要的一站,但这次却没在小秋的记忆中印下什么印象,可能是精神疲累了,也可能是困倦睡着了,反正当那个领头儿的中年人招呼大家下车时,车子早已过了广州,已在东莞了。

在东莞,大家从那辆家乡来的车上下来,又转乘了一辆本地的白色中巴车,那辆家乡的车子就开走了,不知是开去了哪里,很可能是接认识的要返乡的老乡去了。

此时大家都抖起了精神,因为大家知道,离此行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小秋此时心里是紧张又好奇的,长了这么大,这次才是真正地出了趟远门儿,千里之外啊!

在车子行驰的途中,那个和小秋同村的名叫小玲的女孩,面带着惊惶羞涩的表情,要和小秋换座位,小玲是挨着那个三十多岁的广东开车司机坐的。小秋以为她是个怕羞的女孩,和一个陌生男子坐在一起不自在,才要求换座位的。心里很不以为然,心里说:“你将来走上社会少不了要和男性打交道,这么小家子气,怎么能在外面呆?”但又装作很老成的样子说:“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不用换了吧。”小玲见小秋不想和她换,只好不作声了,但那脸上还带着惶然。

当车子在终点站东莞市樟木头的清溪镇停下来时,车门刚一打开,小玲就慌忙地冲下车了。小秋倒是不着急,这么多人总得一个一个地下车嘛,但当她扭头看到一幕场景时,也急忙忙地往下挤了。原来小秋看到,那个三十多岁的开车司机,正用外边的右手握住方向盘,左手却反背过去往他背后的那个胖女孩五妮的胸部摸,脸上却挂着一副一本正经的表情,看着大家下车。胖女孩五妮也是一脸惶然,连忙站起身往车门走,也许是忌于远在千里之外,也许是出于身为女孩的羞涩,胖五妮也没有作声。这件事让小秋感到了广东这花花世界之花,当真得处处小心啊!下车后小秋心里还有一丝丝的害怕。

带着好奇的心情,小秋仔细观察周围,看到街两边贴了好多招工广告,尤其是立交桥下的两壁和支柱,上面贴的招聘启事一张压一张的。街边的小店门口,多贴着妖艳的美女图,背景要么是纯黑,要么是血红,透着一股诱惑和诡异。街边店里探头探脑的小青年,也浑身流露着让人不自在的痞气:弓腰耸肩形似龙虾,赤裸的上身这或那儿纹着形形色色的纹身。有的是龙头,有的是吐着长芯的蛇,有的是是一朵花,有的是人头骷髅。膝盖处磨得发白的牛仔裤下,是一双赤色的光脚,光脚上趿着一双拖鞋,如果那也叫“拖鞋”的话:只有两根绳绊着脚指头。有的小青年还留着长长的头发,披散在黑黑的脸上,脸上表情似笑非笑,透露着玩世不恭。再听街上人语,竟是叽哩呱啦,不明其意,让人恍然如置身异国外族!

此情此境让小秋感到了未来打工的压力,单是语言不通就让人头疼。

那个领头的中年人,领着大家东拐西弯来到一出租屋前,然后招呼大家进入屋中暂时休息。屋子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两条长凳,坐不下时就有人席地而坐。大家在这屋子里一呆就是两天,好在这是夏季,夜里不会冷。

在这两天里老是看不到那个领头的中年人,不知是去会友了,还是去给大家联系接收人的厂子去了。大家这才知道:那个中年人并没有在来之前先联系好接收厂家,而且此人对本地看起来也不是太熟,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能帮得上忙的人脉。于是大家都纷纷自己行动起来,投亲的投亲,靠友的靠友,两天内人散去了大多半,只剩下几个没处投靠的人,小秋也在其中。他们就只好走出出租屋,走到厂区,看招聘广告自己给自己找工作了。

好在这儿每个厂家的招聘广告都贴在自家厂门口,不用担心看了招聘广告却找不到厂址,也不用担心受中介的骗。刚好有一家叫“光荣”的大型电子厂,正在招车间工人,经过一番询问、面试、登记等环节,小秋、五妮、小玲等人就成了这家电子厂的员工了。没过几天,小玲就被她哥哥接去了几十里外的、另一个名叫“凤岗”的镇上去了。五妮呢,也没和小秋分在同一个车间里,两人只是在晚上下班后还才能见见面聊聊天。两个月后,五妮这个朴实善良的胖姑娘也回家了,撇得小秋一个人孤零零地。

小秋是个在外人面前就变得内向的性格,又有点孤傲,所以不会主动找人搭讪聊天,再加上车间里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乡音浓重,更添了隔阂。有人和她搭话时,就忍着难为情用普通话回答,但别人还是说听不懂。于是小秋就索性彻底沉默,在车间里就像个木头人,只是干活,只是听别人叽叽咯咯地说笑聊天,自己却从来都不发一言。有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的主管,曾在一次组织大家搬货箱时奇怪地问她,怎么整天都不说话?小秋也只是回以傻笑,还是没说一句话。在这段时间里,小秋体会了有生以来最强烈的孤独和压抑,离家千里,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虽身处人群,却感犹如处身在野兽出没的荒岛,不仅仅孤独、压抑,内心深处还有一丝丝的惊惶和慌乱。

在接下来的日里,小秋被调换了好几个工作岗位,就是哪里缺人、哪里忙不过来,就调她过去,给别人打杂,大概是组长们也欺负她木讷老实吧。但小秋忍住了这一切,坚持干到了年底,本性要强的她,不想刚来几天就跑回老家去,让乡亲们笑话她没出息。再说,她一个农村贫困人家的落榜生,不来南方打工又该去哪里发展呢?忍耐,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

终于熬到了年底,工厂准许员工请半个月的假回家过年,不愿回家的可以继续留在厂里上班。小秋选择了回家,虽说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辛酸,但那儿毕竟有亲人,毕竟在那儿自己才能够放松。

小秋就在腊月二十四那天,自己一个人搭乘从清溪到东莞的客车,再从东莞转车到广州,到广州后再转坐京广线的火车回家。那时京九铁路线还没有开通,回河南必须先到广州再转乘京广线火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