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站的头像

梁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6/30
分享
《生如浮尘》 连载

第四十四章 待产时的事

春节过后,老大夫妇还是在家里种田带孙子,老二还是去石家庄卖菜,老三和芬梅去了新疆,却把刚四五岁的大儿子小宝留给了家中的老人。

六生和小秋也去了石家庄半年,到农历七月初就回了家,因为小秋已怀孕七个多月,就回家待产。六生也从石家庄回来,回来后就每天去村里和人打牌,有时喝得醉醺醺地被人扶回来,除了吃饭和晚上睡觉,整天都难见他人影。

小秋呢,这段时间也就经常去娘家,有时在娘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虽说婚前父亲老找她麻烦,婚前也曾想一辈子不要再见到父亲、一辈子不要再回娘家,可嫁到婆家后又觉得像是鸡雏落到了鹰窝里,老是想逃,又无处可逃,只好还去娘家得避且避吧。娘家有自己熟悉的一切,虽然也有忧伤,但就是挡不住想去的意念。那种时候,除了娘家,也没别的地方可去。

小秋到了娘家后就和没结婚前一样,帮着母亲该干嘛干嘛,照样是做饭前提水,做饭时烧锅,吃饭后洗碗刷锅。这段时间父亲的脾气倒是收敛了些,和母亲间的吵嘴也少了些。

别的女人初次怀孕都娇贵的不得了,公婆爹娘丈夫呵着哄着,而小秋呢,却是和平常人一样,没人因她怀了孕而宠着她,吃的是家常饭,做的是日常事,竟连给她讲怀孕和分娩知识的人都没有,连她母亲也没给她讲。好在她没什么妊娠反应,既不呕吐,也不厌食,完全和平常人一样。

那时有一个邻家婶子来串门,曾和小秋母亲说:”看小秋这胎位,偏上,很可能是个男孩。”小秋母亲听了一笑,小秋听了母亲转述后也是一笑:头胎生个男孩当然好啊,头胎就是男孩的话,就不用再生第二胎了。虽然自己不爱六生,但生下的孩子可是自己以后的人生依靠和最亲的人。

关于孩子,小秋已想过:生个孩子有个人生依靠就行了,何必和一个不爱的、不知道能不能过到头的男人生那么多的孩子呢?生一个就等于是害一个,多子多福那是对恩爱夫妻来说的。

在小秋呆在娘家的这段日子里,父亲又给他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

原来,老实的四姑妈被儿媳妇气死后不久,二姑爹也因为起早去地里干活,半晌午回家去却发现儿媳妇连饭都没给他留,就找了根绳子上吊死了。在两个老人死讯的打击下,表弟决定要和不贤不孝的老婆离婚。这期间,表弟媳也去找过婆家大舅也就是小秋的父亲来调解,小秋因而得见了她一面。这位表弟媳是一个个子高高,说话利落的人,相貌长得也不差,单从外表看还真看不出有歹毒的心肠。那时她已有身孕,身边还跟着一个三四岁的顽皮长子。小秋父亲在心里也恨她气死了自己姐姐,只是碍于外甥不便发作,但也没十分去调解,只是随口儿敷衍她。又过了近俩月,这位表弟媳又生下了一个男孩,而表弟呢,是铁了心不再要她,竟在老婆坐月子的时候拍屁股去了山东!

这表弟媳也很是气恨,就通知娘家人把自己接走,还带走了那个三四岁的长子,却把一个不满月的婴儿独自扔在家里。小秋父亲得知消息时已是三天后,只好赶去看看。那了那一看,只见院门虚掩,屋门大开,不见个人影,却在里间的床上扔着一个婴儿。大热的天儿,苍蝇和蚊子围着乱飞,再细看婴儿,身上满是被蚊蝇叮咬的大红包,有的都已经溃脓,婴儿已饿得哭的力气都没了,昏昏然躺在那里,奄奄一息。小秋父亲不忍心看着孩子饿死不管,为了去世的姐姐,也只好把婴儿抱回家去了。

到了家中,大家都围上来看,都觉得孩子很可怜的。小秋母亲就赶紧去商店里买来了奶粉,用温开水冲开了来喂他,又把那几处脓胞里的脓挤出来,抹上药膏。过了两天,这婴儿慢慢康复,大脑袋大眼睛的倒也惹人怜爱。又过了几天,孩子身上蚊蝇叮咬的包都好了,孩子也精神起来,小秋父母就商议把孩子给他母亲送去。因为孩子爹已远去了山东,孩子的亲姑妈,也就是小秋的表姐,也早在前年就去了新疆,又没有堂叔堂姑可以托付。

谁知等小秋父母开着三轮跑了七八里路找到孩子外婆家时,他外公外婆不仅不接收孩子,还把小秋父母往外赶,孩子母亲也不出来见面,这对老夫妻还宣称这个婴儿是不会要的,和婴儿父亲此后再没一丁点关系。小秋父母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生气地还把孩子带回来。

但把孩子带回来后,小秋父亲又有了惊人的想法:就把这个婴儿当作孙子养着,算是给儿子收了个义子。他的理由是小秋哥哥长年在外工作,连个儿子也没有,就替他在老家收养个也没什么。

小秋却觉得这样做很不妥当:怎么能不征询哥嫂的意见就擅自作主为他们收养子?哥嫂虽然现在还没生个儿子出来,但难保将来他们不生,哥嫂才二十八岁,且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亲生的女儿了。他们两口子在几百里开外的地方忙着上班挣钱,从来没向家里伸手要过什么。虽说户口已转到那里,但世事难料,难保他们就一生都是城市户口,但你却在家里不声不响地替他们收了个养子,这是为他们好,还是在断日后他们回乡的后路?而且这明摆着也是对孙女的一个歧视。而且,作为农民,虽没有万贯家财,但毕竟还有十多亩地和两片宅子,这些东西,将来岂不是全给了这个养子?就是不全给,也要分去一半吧?这是肥水流到了外人田,哥嫂心里岂会没意见?甭说哥嫂,连小秋心里都觉得别扭:将来这孩子长大娶了媳妇,自己去走娘家都像是个外人。且这孩子稍大后的学费房费娶妻费,谁出?父母到时怕已没了能力,岂不是还得小秋兄妹们来出?这是间接也给子女们接了个担子。

父亲一定下了收养的决心,就把外甥孙看得比亲孙女还重,当宝似的疼着,并给起了个充满希翼的名字:海蛟,寓意海中蛟龙,将来长大了能翻云覆雨。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