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泳:新见陈寅恪旧诗二首
重庆林建刚知我对陈寅恪晚年诗有兴趣,以凌梅生整理《又向流云阅古今——凌道新诗札日记存稿》(中华书局,2023年)见告,并云或有新史料线索。
2024-07-22
-
一张有故事的名片,画家张仃
原标题:一张有故事的名片 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我在家整理旧物时,忽然从纸袋里滑落一张泛黄的名片。
2024-07-22
-
王国维对康德的误读
对于唯理论,王国维“觉其可爱”,甚至于“酷嗜”,偏偏又“不能信”,这显然构成了他的“最大之烦闷”的焦点。
2024-07-22
-
朱德熙与北大古文字学“三剑客”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在读初中,就知道朱德熙的大名,那是读了他和吕叔湘(1904—1998)合写的小册子《语法修辞讲话》。
2024-07-19
-
段崇轩:《五月》之风——怀田中禾先生
从事文学编辑、批评写作数十年,在文坛上识人颇多,交友不少。
2024-07-19
-
一本书和两个人
青年学者眉睫的《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对主流文学史没有或少有提及的作家,诸如废名、许君远、喻血轮、梅光迪、朱雯等的事迹作了精密爬梳和考证,读后俾我填补了不少知识空白。
2024-07-19
-
固执又重旧情的钟叔河先生
在出版界,钟叔河先生可谓大名鼎鼎,上世纪80年代他以策划出版“走向世界丛书”蜚声出版界,显示了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性格与胆识。
2024-07-19
-
一个人与他的时代——解读潘耀明其人其文
一、“潘耀明是我的朋友” 2023年11月24号,冬日的香港,暖阳下我去见一个人。
2024-07-18
-
“发现”杜亚泉
2023年是杜亚泉先生诞辰150年、逝世90年。
2024-07-18
-
陈漱渝:鲁迅没有“两次拒绝诺奖”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说鲁迅两次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2024-07-18
-
温儒敏:我在山东大学的这些年
一 按照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规定,2009年,我63岁,学校人事处通知我办了退休手续,但仍然返聘,如常上课。
2024-07-17
-
瞿秋白绘制阿Q漫画
瞿秋白出身书香门第,叔祖父瞿廷韶、父亲瞿世玮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家,他因此自幼学习诗文书画,传统山水画很见功力,迄今有两幅作品存世:一幅是1916年,瞿秋白17岁时绘制、赠送给表妹金君怡的《江声云树图》(常州博物馆藏);一幅是1919年,为挚友李子宽所创作的《松风琴韵图》(上海博物馆藏)。
2024-07-17
-
“避兵尚有桃源地”——吴宓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一、席不暇暖,抵达蒙自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在长沙浏阳门外的圣经学院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但是文学院被安排到地处南岳衡山集贤峰下白龙潭附近的圣经学院分校(为避暑而设立)办学。
2024-07-17
-
杨早:无改父道的小汪先生
本来称谓是分得很清的,我们管汪曾祺叫汪先生,管其“哲嗣”汪朗叫“汪爷”。
2024-07-17
-
韦力:青山未老 书香寻古
古籍收藏圈流传着很多关于韦力的传说,见了真人才发现,大藏书家原是个幽默得出乎意料的“凡人”。
2024-07-16
-
丁帆:在瞿秋白墓前的遐思
几十年来,去福建许多次,唯独没有去过闽西,只因当年交通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去厦门大学开会,坐火车从鹰厦铁路转换,须得两天多。
2024-07-16
-
重写《异秉》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致富”想象
汪曾祺在1970年代末重新走上小说创作道路时,一开始写的《骑兵列传》《塞下人物传》《黄油烙饼》等小说,都是反映新中国的各类人物命运,或所谓极左路线对人民生活的危害,与当时的主流思潮如“伤痕文学”并无二致。
2024-07-16
-
文史研究要谨防落入“同姓名陷阱”
文史研究,离不开人和事,“知人论世”一直是文史研究的优良传统。
2024-07-15
-
陈思广:半面人生伴我行
赵俊贤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
2024-07-15
-
冯桂芬与《校邠庐抗议》
《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的政论代表作。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