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在场的在场者:“鲁迅”与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其相关表述和安排显示了当代文学的基本政策和方向。
2024-04-24
-
惟有读书声最佳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2024-04-23
-
洪子诚:1960年代的“戏剧中心”问题
1960年代当代文学的“戏剧中心”问题,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走向“文革文学”》[1]这一章中曾经提出过。
2024-04-22
-
四十年前,俞敏洪的一首诗
原标题:谁的青春不飞扬!俞敏洪早年的诗歌长啥样? 编者按:《诗歌月刊》编辑整理创刊40周年资料时,在1985年1月6日的《诗歌报》(刊物前身)上,看到署名“俞敏洪”的一首诗作《海边小忆》,不禁疑惑地问:这位是否就是新东方的俞老师呢?仔细一研读,发现这一期“校园诗社”栏目介绍的正是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2024-04-19
-
陈子善:巴金三题
说“梦想的个人生活”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上海《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期推出“新年特辑”,邀请京沪等十一城各界人士共二百四十四位撰写“新年的梦想”。
2024-04-18
-
丁帆:父亲最后的眼泪
我从小顽劣,六岁时,识得几十个繁体汉字,便懵懵懂懂上了小学。
2024-04-17
-
解码塔什干:中国作家的亚非作家会议之旅与中亚的空间政治
内容提要 1958年召开的首届亚非作家会议是二战后亚非团结运动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
2024-04-16
-
从“立人”到“吃人” ——鲁迅与新文学伦理意志的发生
导语 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脉络来看,1918年《狂人日记》的发表堪称一个开端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作为第一篇白话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更通过触目惊心的“吃人”叙述展示了思想革命的力度和文明批评的锋芒。
2024-04-15
-
陈子善:记忆中的钱谷融先生
2011年9月10日,本文作者与钱谷融先生(右)合影 写回忆文坛前辈的文章,越是熟悉的,越不容易写。
2024-04-12
-
上巳节的起承转合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时节,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名士齐聚在位于会稽山阴的兰亭。
2024-04-11
-
经典作家专刊——马识途
3月28日,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先生去世,享年110岁。
2024-04-10
-
浩然致杨啸书信选
按:浩然(本名梁金广)与杨啸(本名杨瑞增)在 1950 年代相识相交,时传尺素,友谊贯穿终生。
2024-04-09
-
赵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漫忆程正民老师
程正民(1937—2024),福建厦门人。
2024-04-08
-
1940年代的“萧军批判”与“当代文学”的建构
1948年下半年,萧军在哈尔滨独立主持的《文化报》受到了来自东北局宣传部、“文协”等职能部门的批判。
2024-04-07
-
姚明:巴金藏书的来龙去脉
巴金是“人民作家”,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藏书家,正如藏书家姜德明在《与巴金闲谈》中称:“巴金是一位真正的藏书家。
2024-04-03
-
【温故】三月,最后的二十世纪
编者的话 三月,电影《周处除三害》一下火了。
2024-04-01
-
青年启蒙之变奏:《中学生》史论(1930—1953)
《中学生》,1930年由开明书店创办后,出版社将其运营至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止。
2024-04-01
-
马识途:他的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
他曾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让子弹飞》;他漫长的一生,比电影还传奇……昨晚,我国文坛著名作家马识途去世,享年110岁。
2024-03-29
-
一个老编辑和他寄出的103封信
袁微子先生 袁微子写给朱雪丹的第一封信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图书馆里,珍藏着厚厚一摞103封书信(复制件),写信的是一位老编辑——人教社已故编审袁微子。
2024-03-28
-
李白自称天水人,此事无关麻辣烫
原标题:麻辣烫之外看天水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