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女性意识
原标题:《红楼梦》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意识 说到《红楼梦》的女性意识,首先要界定本文“女性意识”的含义。
-
重读《青春万岁》:“纯粹”与“杂色”的变奏
1957年1月11日《文汇报》连载《青春万岁》 内容提要:《青春万岁》的复杂性,需要置放到作家创作整体流程和文学史背景中予以细读和落实。
-
重读《金锁记》:在“男女”与“时代”之间
原标题:在“男女”与“时代”之间——重论《金锁记》 摘要:历来对《金锁记》的研究偏于从“男女问题”的表象去解读,而“时代”才是理解张爱玲深层意识的关键词。
-
重读《肥皂》: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
原标题: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论鲁迅的《肥皂》 摘要:在鲁迅小说中《肥皂》引起的争议是最多的。
-
重读《教我如何不想她》:人生自是有情痴
原标题:人生自是有情痴——《教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刘半农 1920年9月,刘半农(1891-1934)在伦敦求学期间,写下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对其后的新诗创作颇具启发。
-
重读《大波》:龙门阵里摆谈出的“革命”
原标题:龙门阵里摆谈出的“革命”——《大波》(1937)的历史叙事 摘要:从信息传播、文学社会学和小说修辞学的角度,本文重新解读和研究了李劼人出版于1937年的初版《大波》的历史叙事。
-
重读《桃花扇》:主题的主与辅
原标题:《桃花扇》主题的主与辅 孔尚任(1648—1718)所作《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但事实上其主题又绝非如此简单。
-
重读《艳阳天》:艺术中的“真实”、时间与风景
原标题:艺术中的“真实”、时间与风景——《艳阳天》再解读 浩然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其间有过成功与辉煌,也有过落寞与争论。
-
重读《湘行散记》:生活的庄严与圣洁
原标题:沈从文《湘行散记》:细读与品评 《湘行散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最有代表性的散文集子,出版之后,声誉鹊起,被称之为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之作。
-
重读《红楼梦》:交互中叙事,在虚拟中现实
原标题:假作真时真亦假:虚拟现实视野下的《红楼梦》 “虚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概念:虚拟经济、虚拟货币、虚拟社区、虚拟购物、虚拟教育……我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各种形态的虚拟。
-
重读《阿金》:“上海性”与都市革命困境
原标题:“上海性”与《阿金》的都市革命困境 摘要:《阿金》浓缩了鲁迅的上海租界经验和革命现实思考,他通过设置“我”与阿金的互看,批评了知识分子和雇佣工人身处革命中心城市却又疏远革命的现象。
-
重读《八月的乡村》:被经典的文本与可能的阈度
原标题:被经典的文本与可能的阈度——“萧军现象”与《八月的乡村》的接受及经典化际遇 摘要: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1935年在鲁迅的关照下印刷出版,因鲁迅的光环得以形成接受的既定视野并进入新文学史。
-
重读《平沪通车》:信任危机与欺诈游戏
原标题:张恨水《平沪通车》中的信任危机与欺诈游戏 摘要:本文透过引入铁路旅行的经验视角,分析、解读张恨水《平沪通车》中的艳遇与骗局,以此揭示现代主体面临的困境。
-
重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好父亲主义及其他
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于《新青年》1919年11月的六卷6号上,署名唐俟。
-
重读《边城》:“音景”探析
原标题:沈从文《边城》中的“音景”探析 摘要:音景即声音风景或声音背景,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启迪读者联想功能,达到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增强作品的内部张力,唤醒内心深处的感觉与感动。
2020-06-28
-
重读《狂人日记》:从理念中创造“新人”
原标题为《解读鲁迅的<狂人日记>》 一、从理念中创造“新人” 我们先从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常识谈起:狂人,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并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他是被鲁迅创造出来的“新人”,与鲁迅后来创造出来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一样,和吴承恩创造的孙悟空、卡尔维诺创造的柯西莫男爵、卡夫卡创造的K一样。
2020-06-18
-
重读《生死场》:跨域·“越轨”·诠释
原标题:跨域·“越轨”·诠释 ——重读萧红的《生死场》 内容提要 作为一篇多重语境下诞生的作品,伪满洲国和青岛的创作语境以及上海的接受语境对《生死场》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此前研究对前者关注不足。
-
重读《离婚》:“城乡交错”的空间与乡民的“个人”自觉
本文试图采取社会史视野及方法重新解读鲁迅的小说《离婚》。
-
重读《女吊》:被发明的“复仇”与作为方法的“民间”
原标题:《女吊》:“故事新编”一种——被发明的“复仇”与作为方法的“民间” 作为鲁迅生命末期的创作,《女吊》以其特殊的写作时间和“朝花夕拾”风格的回归在鲁迅作品序列中引人注目。
2020-05-28
-
重读《伤逝》: 五四“新人”与民族国家想象
《伤逝》电影宣传画报 1981年 引言 《伤逝》是一个具有魅惑性的意义交缠的文本,也是在鲁迅的单篇小说中被阐释最多的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