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史记》:《太史公书》算是谁写的书?
原标题:辛德勇读《史记》:《太史公书》算是谁写的书? 不管是一本正经地读《史记》,还是像我这样漫不经心地翻看《史记》,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就是“太史公”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史记》又叫《太史公书》? 这实际涉及如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史记》的作者是谁?其内在逻辑是,这个作者能不能被称作“太史公”。
-
重读《朝花夕拾》:教育成长主题和典型化
原标题: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隐含的两个问题——关于教育成长主题和典型化 摘要: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读到许多从单篇散文里很难读出来的新元素。
-
重读《水浒传》: 不是“使得”是“使头”
原标题:不是“使得”是“使头”——读《水浒传》零札 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七十一回本的《水浒》。
-
重读《坟》:鲁迅绝望的1926年
原标题:《坟》与“坟”:鲁迅绝望的1926年 1926年10月,鲁迅在厦门大学将1907年到1925年所写的文章,编成了一本杂文集,并取名为《坟》;1927年1月,他又坐在厦门大学后山的坟冢中照了一张相,据俞念远回忆,他准备把“这张照片要寄到上海,赶印在那本《坟》上”[1]。
-
重读《平凡的世界》:多重辩证法
原标题:《平凡的世界》的多重辩证法 摘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塑 造了个人历经苦难,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范式。
-
重读《红楼梦》:有情天下在此岸
原标题:再谈“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我在《〈红楼梦〉的形而上意蕴:“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中提出,《红楼梦》的意蕴中有一个形而上的层面,就是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
-
重读《端午节》:启蒙者的世俗化转向
原标题:启蒙者的世俗化转向——鲁迅《端午节》索隐 内容提要 鲁迅1922年6月怀着自觉的“讽刺小说”文体意识创作了短篇小说《端午节》,其“讽刺小说”文体观是通过讲授中国小说史、研读《儒林外史》建立起来的。
-
重读《庄子》内篇:“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
原标题:《庄子》内篇的经典性 对于《庄子》内七篇,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
重读《封锁》:短暂的两性之梦
张爱玲(中) 《传奇》 一 《封锁》在1943年11月发表于上海《天地》第二期,和《琉璃瓦》发表于同一个月,但是创作完成的时间比《琉璃瓦》早两个月,是1943年8月完成的。
-
重读《官场现形记》:未完成的晚清官场百科全书
原标题: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解读 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
-
重读《红楼梦》:巫术及其世情化书写
原标题:巫术及其世情化书写 ——以《红楼梦》中用“魇魔法事”为中心 引言 魇魅,或称魇昧,魇魔,本指噩梦,后成巫术中的代表术法,表现为使受害者神志不清,身体不受控制,进而虚弱死亡。
-
重读《柳如是别传》:“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原标题:“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别传》浅释 题目取自柳如是名篇《金明池·咏寒柳》,陈寅恪三部论文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和《金明馆丛稿二编》之“寒柳堂”“金明馆”均出自该词,可见他对此词的激赏。
-
重读《新中国未来记》: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幕礼
原标题: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幕礼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以梁启超(1873—1929)的《新中国未来记》,一部在今日大众心目中不那么出名的小说,来作为“重读20 世纪中国小说”的开端,至少有四个理由:第一,发表时间比较早,1902 年,刊于中国早期小说期刊《新小说》①上。
-
重读《野草》:主体性和矛盾性
原标题:《野草》的主体性和矛盾性 ——1940至1950年代有关鲁迅思想理解的分歧之一 摘要:在1940至1950年代的左翼文化界,研究者对《野草》及鲁迅思想的理解存在着一致和分歧。
-
重读《影的告别》: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核
原标题:《影的告别》与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核 一 “影”究竟何指?它要告别什么?为什么要告别?告别后如何?这是理解 《影的告别》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
-
重读《幻灭》:通过文学理解城市
原标题:通过文学理解城市——以《幻灭》为话题 自上海开埠以来,这个东方世界的“魔都”总散发着令作家着迷的气息,成为文学作品常眷顾的题材。
-
重读《子夜》:1930年上海丝业工人大罢工
原标题:《子夜》与1930年上海丝业工人大罢工 茅盾最初构思《子夜》的时候,是想写上海的棉纺织业,后来改为缫丝业,这一题材的改动具有重要意义。
-
重读《家》:“公馆”之家
原标题:“公馆”之家——论小说《家》的文学表达 摘要:公馆是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时间维度中充斥了新旧矛盾,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
-
重读《人生》:“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
时间是文学最权威的估价师。
-
重读《“题未定”草》:“社会批评”的笔法
原标题:“社会批评”的笔法——以鲁迅《“题未定”草》系列杂文为例 按照施蛰存1935年的理解:“在现今出版物蜂拥的情形之下,每个作家多少总有一些随意应酬的文字,倘能在编集子的时候,严格地删定一下,多少也是对于自己作品的一种郑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