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生存指南》:用科幻视角解读当代话题
原标题:《明日生存指南》今日官宣 用科幻视角解读当代话题 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现实主义科幻故事集《明日生存指南》,发布概念预告和六组剧照,概念预告中,紧贴AI科技与人类情感的故事主题提出了三个问题:AI能定制将来?AI能运算情感?AI能塑造意识?针对这些,六个故事给出了六个不同方向的思考,旨在通过多个角度找寻关于AI与爱到底如何共存的答案。
2023-06-15
-
科幻为中国影视发展增加动力
《独行月球》以超过三十一亿元票房获得二〇二二年度国产电影票房亚军。
关键词: 科幻影视2023-06-09
-
创造性改编与忠实原著气质
恢弘浪漫的原著,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基点和灵感,但电影不同于文学,要考虑艺术门类的特性和更广泛的受众,因此,“创造性改编”成为我们的基本定位。
2023-06-08
-
“杀死那个底特律人”
打完游戏《底特律:变人》(Detroit:Become Human)之后,我的心情不太平静。
2023-05-31
-
触摸世界的神秘感与可能性
这个时代的巨大不确定性让我们无比焦虑,但奇怪的是《宇宙探索编辑部》大张旗鼓宣示了对于以数学为代表的确定性的厌恶,反倒以其不确定的魅力为我们带来某种抚慰。
2023-05-31
-
剧版《三体》折射出的科幻影视发展之道
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科幻讲坛”(第一期)近期在线举行。
-
科幻动画,国潮风正起
《玉兔》中的人工智能玉兔源自中国古典神话。
-
《宇宙探索编辑部》:一枚有关科幻共同体的非典型切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终于全国公映,第一时间去到影院环境再次观看,剧场音效的空间感让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怪异故事显得更为真实而揪心,音乐强大的情感力量更具裹挟性或沉浸感,让人难以自持,也更凸显出创作者掩盖在荒诞戏谑外表之下的真诚和悲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
科幻电影的疫病想象与生态问题思考
科幻电影能以更加生动、直观、深刻的方式为观众展示未来疫病及其发生的想象过程,帮助人们站在第三方视角审视人类自身与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种艺术警示和借鉴。
-
关于“界线”讨论
《银翼杀手》电影海报 《银翼杀手2049》电影海报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电影《银翼杀手》,是赛博朋克风格影片的开山之作,也是上世纪80年代最出色的科幻电影之一。
-
中国科幻剧:从“混沌初开”到面向世界
有了第一部剧版《三体》,其大众观赏的功能实现了,同时又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和科学精神,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科学氛围的营造,对新一代投身科学亦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
文学携手影视 “国产科幻热”如何走得更远
编者按 今年年初,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版和动画版《三体》等几部重量级科幻作品上映开播,让科幻文学IP再度“出圈”。
-
科幻叙事的现实土壤
只要创作者保持内心的热爱,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会建立起中国科幻生动、独特的文化表达。
-
国产科幻影视剧成为大众科普新方式
近段时间,国产科幻影视剧引发了一波观看热潮。
-
科幻影视作品为何能由“幻”到“真”
“宇宙闪烁会真实出现吗?”“数字生命怎么操作?”“这么厉害的智子能不能为我们所用?”至今,仍有不少观众还沉浸在《三体》《流浪地球2》所展现的宏大世界观中,并不断发问。
关键词: 科幻影视2023-03-02
-
《三体》之后,国产科幻剧的春天来了吗?
《三体》开播时,总制片人白一骢晒出一张剧组的蛋糕照片,上面写着,“谁还能没个理想?”那晚,他跟导演杨磊通了个电话,两人对着手机泣不成声。
-
中国航天专家参与共创的火星主题科幻电影启动
《三体》《流浪地球2》点燃的“科幻热”余温尚在,另一部中国火星主题科幻电影已提上日程。
-
南大教授担任《三体》科学顾问
刚完结的剧版《三体》收获原著粉众多好评,这与创作团队前期花费3个多月采访射电天文、纳米技术、粒子对撞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依托严谨缜密的想象、设计、计算、推演,邀请一批中国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帮助影视作品完善了世界观架构和视觉呈现效果密不可分。
-
中国科幻“扬帆出海”驶向广阔世界
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行业的复苏令全球瞩目。
-
中国式科幻影视:既有软实力又有硬科技
在中国影视史上,科幻创作一直在探索中前行。
更多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科幻文学不仅是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对话的途径。愿同一星空下的我们,可以乘科幻长风,去探索星辰大海,去洞察自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