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迪的头像

墨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16
分享
《中条峰峦》连载

第五章

凤凰城出北门往右拐有一处不起眼的清闲小院,忽然间开始热闹起来,进进出出的年轻人很多,这就是荆凯和李鸿远办的青年读书会。青年读书会不仅供青年们看书,还跟大家讲国际国内形势,讲东北大片国土被日本人侵占后的情况,非常吸引青年人……

过了一段时间,荆凯对鸿远说:“这段时间,城里的青年来来往往不少,但乡村青年还没有,这个问题得想法解决?”“要不这样,我背上一部分书籍,到各村镇走走,办个流动读书会咋样?”鸿远的想法荆凯很赞同,于是两人挑好书籍。鸿远在走之前特别交代说岳少峰和关山一定会来。

岳少峰和关山在学校都带的复式班,两人商定周六上完课一起去城里读书会。

他俩走到七孔桥时遇见紫云。“少峰,你们这是去啥地方?”“我们去城里青年读书会。”“我也想去看看。”于是紫云也跟着一起去。

少峰来到青年读书会就跟荆凯自我介绍是李鸿远的同学。荆凯笑着说:“听鸿远说过你,就是一直没见你来。”少峰又介绍了关山和赵紫云,并说赵紫云在狐三村一完小教书。荆凯夸赞说:“教书好啊,不仅有自己的工作,还能提高自己,在女性中为数不多。”少峰说:“她家不远,进了北门就是。”荆凯说:“你家就是城西赵家吧?”紫云腼腆地点点头。紫云无心看书,她听说李鸿远从运城回来了,但一直没有遇到过,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他。荆凯见赵紫云心不在焉的样子,说:“紫云姑娘,你想寻谁?”紫云慌忙掩饰说:“没,没有。”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说是看书,心根本就没往书里边去,一直想着心中的他……

岳少峰从读书会出来,笑着跟紫云说:“看你多方便,一抬腿就到了,我俩还得跑几里路。”紫云说:“那你就住到城里来?”“那可不是说住就能住的事。”几个人正说着,一个女子慌慌张张在一边喊:“紫云!紫云!”紫云一看惊讶地说:“俞倩,你咋啦?”“到你家再说。”紫云带俞倩匆匆回家。少峰望着这个失魂落魄的姑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紫云带着俞倩往家走,边走边问:“你咋把自个弄得这么狼狈?”“一两句我也跟你说不清,回到家我慢慢跟你说。”紫云带着俞倩一前一后进了大门,又蹑手蹑脚想悄悄溜进闺房,不巧被母亲看见。“云儿,没看见娘在厅堂等你?”俞倩吓得把舌头吐得老长。紫云只好停下脚步:“娘!我遇到俞倩了。”“伯母好!”俞倩赶紧问候了一句。毛夫人一看是紫云的好朋友俞倩姑娘,自然气就消了,说:“是俞倩姑娘啊,还没吃饭吧?让田妈给你们准备饭去。”“谢谢伯母!”“去吧!”紫云见母亲许可,赶紧带着俞倩向闺房走去。俞倩用手捂着胸脯,只怕心从心窝跳出来,等进了紫云的闺房,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一下放松了紧张的神经。“吓死我了。”紫云说:“究竟咋回事?”俞倩满脸沮丧地说:“我真是不幸啊!”

自从俞倩和紫云从古平县凤凰城女子学堂毕业后回到家,正巧被村里的媒婆看见,媒婆多次在他娘跟前捣鼓说:“老嫂子,不是我说你,看把你家闺女都惯成啥了?披着短发,敞着脚丫,将来准嫁不了好人家。”没想到俞倩娘听了这话,就像中了邪似地鬼迷心窍,在村里叫了几个裹脚婆娘,弄了两根长长的裹脚布,把俞倩关在屋里不许出门,几个婆娘使出浑身解数,把她绑在太师椅上,拽住脚缠啊裹啊!

说到此,俞倩抚摸着她的脚说:“疼死我啦!”顺手从衣袋里扯出一根长长的裹脚带,提溜在手中抖动着:“你看看!你看看!”逗得紫云捂住嘴笑。“你还笑,我都快被折磨死了。”俞倩两只手不停地在脚上揉搓,边揉搓边说:“你看看,我这脚都被她们整成啥样了?这大个脚硬是往小里缠,非把人整残不可。到现在还疼得厉害。紫云,你说我娘是不是吃错药了?咋能信那帮臭婆娘的鬼话,把自己女儿往死里整?你说,都啥年代了,还这样整我?!”俞倩像放连珠炮似地说了一大通,也不见紫云为她抱不平,忍不住说:“哎哎哎!我被整得这么惨了,你也不说一句同情的话,就知道笑。”“那你是咋逃出来的?”紫云终于说了一句。“在这个时候,村里的媒婆也来凑热闹,说是一个啥官想娶二房,来我家提亲,爹很乐意,说是攀上一个有权有势有家产的。娘却不乐意,嫌是二房,怕女儿嫁过去受罪。二老意见不统一,我就有机可乘。”“然后呢?”“然后几个裹脚的婆娘也放松对我的监管。我就趁她们困乏时,偷偷叫隔壁小弟弟帮我解开身上的绳子,才悄悄溜出来,一路跌跌撞撞跑到你这里来。”说完她哭丧着脸看着紫云。“你跑了,家里人不撵你?”“撵了,我没敢走大路,在小路上躲躲藏藏。这不,从上午一直到现在,都把我渴死了,快给我水来。”紫云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递给俞倩,俞倩接过茶杯咕嘟咕嘟喝了两口,说:“再来!”紫云又倒了一杯递给她,她又咕嘟咕嘟两口喝完,说:“来来来,给我,我自个来。看你家这一点点小茶杯,喝着一点也不解渴。”然后自己一手提壶一手拿杯,一边倒一边喝,一直喝了六七杯才放下。“看你家这小杯小碗的,喝口水都喝得不痛快。”紫云一直看着俞倩在笑。此时,田妈把饭菜端来说:“大小姐,你和俞姑娘吃饭吧!”紫云赶紧把桌上收拾一下,让田妈把饭菜放好。等田妈走后,紫云说:“赶快吃吧,饿坏了吧?”“是有点饿。”俞倩吃得狼吞虎咽,紫云一直在边上说:“慢点吃,别噎着。”俞倩说:“我都快饿死了。”紫云说:“你今后有啥打算?”“目前还没啥打算,只是先逃了出来。你现在做啥?”“我现在在狐三村一完小教书。”“教书好啊,能自个独立了。我如果能像你,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该多好啊!”“你也一定能,我帮你问问。不过,在寻到工作之前,我跟你说一件感兴趣的事。”俞倩马上来了兴致,迫不及待地问:“啥事?快说说。”紫云把凤凰城青年读书会的事跟她说了。俞倩马上喜悦起来,好奇地说:“青年读书会是干啥的?”“我才去过一次,不过,去那里的年轻人可不少,那里的书特别吸引人,有时间你也去看看。”俞倩高兴得一夜没睡着。

李鸿远从青年读书会背一捆书籍来到凤凰城以东二十多里的茅津城。此时,徐清源任茅津高小校长。他把学校的学生老师都集中起来,听李鸿远讲当前形势,讲日寇在东北犯下的罪行,讲大家要团结起来,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的道理。徐清源望着慷慨激昂的李鸿远,有激动有自豪。李鸿远告别徐清源,又走向去从东山涧阳镇的路上。

李鸿远背上书籍步履坚毅。他一路爬坡趟溪,穿林过桥,层层梯田满山秋韵的东部山区,让他显得异常兴奋。他站在一处山圪梁上,望着掩映在秋色之中的涧阳镇,一股清澈的山涧从崇山峻岭中湍急而出,绕过村镇曲折奔流,有一种按奈不住的激动。这些天,他连续演讲,不停地宣传,在广大知识青年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决心和信心,他怀着急切的心情,疾步向涧阳镇走去。

涧阳镇是中条山腹地一个很大的村镇,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聚集在一处美丽的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底部地势开阔,农田平展,农家屋舍坐落有致,商店药铺临街而开,区府、学校均在其中。虽然从人数和建筑方面比不上凤凰城繁华大气,但在山里来说,也属不一般的山中大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祖祖辈辈居住在此,很少走出去,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此处,闭塞幽静,一条清澈的涧水从西北向东南蜿蜒穿过,故名涧阳镇。

李鸿远来到涧阳镇,他把国际国内形势讲给山里人听,把国人要团结、人民要自强的声音讲给父老乡亲听,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启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山里人开始有些茫然,感觉生活美美的为啥要闹腾?李鸿远反复讲东北大片国土被日寇侵略,几千万同胞姐们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再三讲不要安于现状,要树立起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同时把带的进步书刊发给大家看,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李鸿远的到来,就像平静的湖水驶进一叶小舟,激起无数浪花。年轻人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一到晚上收工回来,就赶紧跑来听讲,跑来看书,尤其是涧阳高小的师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令鸿远信心大增。

一路走来,李鸿远忽然感到:在中条山的沟沟壑壑、梁梁峁茆、村村庄庄,忽然间迸发出一种势不可挡的蓬勃力量……

凤凰城读书会吸引着俞倩,次日一早, 紫云给她朝城北方向指了指,自己则朝狐三村学校走去。俞倩出了城北门,寻到青年读书会小院,小心谨慎地走了进去。

一直住在青年读书会的荆凯,刚洗漱完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女娃来,让他感到很意外。这个年代,女娃识字的很少,又是山城小镇,女娃识字的就更少,更不用说来读书会。除了昨天岳少峰带来一个叫赵紫云的,就再也没有女娃来过。今天又来一个女娃,确实让荆凯感到意外。俞倩说:“老师,这里的书都可以看吗?”“都可以看。”俞倩随手拿起一本《新女性》阅读起来,里面的新词新思想渐渐吸引了她,她越读脸上的表情就越兴奋……

自从俞倩到青年读书会读书,她读得如饥似渴,恨不能把所有书都一下子读完。饿了到街上买点吃的,渴了向荆先生要点水喝,一连多日,从不间断。她听大伙讨论,听荆先生讲国情讲形势,之前心中的迷茫渐渐驱散。每当她从读书会回来,紫云总要问她有哪些收获,她都会滔滔不绝地讲给紫云听。

一天,俞倩从读书会回来坐在床上。紫云说:“你这些天都有啥收获?”“收获可大了,好像思想长了翅膀,目光有了望远镜。”“哟!你倒是真会比喻啊!”“就是嘛,心里感觉亮堂多了,好像走路有了方向。”“之前没有这种感觉吗?”“之前只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迷茫的世界里。现在有一种要走出去的感觉。”“怎么走出去?”“我想考运城女子师范。”“这个想法好啊,我之前也是想考的,我爹死活不让。”“为啥嘛?”“我爹说女娃认得字就行了,上那么多学干啥。”“嗨!咋跟我爹说法都一个样啊?”此时,俞倩忽然想起紫云之前跟她说过的事,问道:“我听你说过,你哥不是在日本留学吗?那你爹让你哥去日本留学,咋就不准你考运城女子师范?”“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我爹就是不答应。正好狐三村学校要我去教书,我想也行,就暂时教书了。”“你教书了,我可咋办?”俞倩沮丧地把头枕在膝盖上,情绪低落地说:“我如果去考女子师范,家里肯定不会给我费用。这次,我是彻底跟家里闹翻了,一切只能靠我自个了。”紫云望着情绪低落的俞倩,沉思片刻说:“不如我们去找徐校长问问,看哪个学校需要教书的,你可以先教书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你去教书有赵伯伯的面子,说去就去,我哪行啊!”“别把话说死了,我们去问问。”“你说的徐校长是谁?他能帮我吗?”“就是咱们的徐清源老师啊。”俞倩一听马上兴奋起来,两人约定第二天到茅津去找徐清源。

次日一早,紫云和俞倩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走在通往茅津的路上。清爽的秋风吹拂着她们的短发,她俩像燕子一样在路上蹦蹦跳跳,说说笑笑。忽然俞倩说:“紫云,你心中的那个白马王子自从去了运城师范后,再见过没有?”紫云没想到俞倩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心中怦怦乱跳,赶快掩饰说:“你说啥呀?”“别跟我打马虎眼,你当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啊?”紫云看瞒不过,说:“听说他回来了,还没见着。”“你就不会去寻他?”紫云马上涨红了脸。“别不好意思,下手晚了小心别人抢了去。”“你就不害臊?”“你就害臊去吧。整天在街上走来晃去,不定让那个啥长看上,就等着跟别人做二房吧!”听了俞倩的话,赵紫云又好气又好笑,她边追边打边嚷:“我叫你胡说!”把俞倩逗得一边躲闪一边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被撩动的春情使两个姑娘心波荡漾,秋天的景色更让两个姑娘异常兴奋。滔滔黄河,潺潺流水,大片竹林,还有那一株株如火焰燃烧的柿子树,以及远处起伏山峦中深深浅浅的红枫林,在两个姑娘的视野中尽情地显露出她层层叠叠的秋韵来……

茅津城位于黄河之阳,茅津高小位于城东北,赵紫云和俞倩顺着路人所指的方向朝学校走去。

徐清源校长近来心情颇佳,在听了李鸿远演讲后,感觉自己的学生成熟了,有出息了,有见识了,心情格外激动,不由得在办公室写起自己的感想来。

紫云和俞倩按照看门大爷地指引,来到徐老师门前。老师门半开着,门上的白门帘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紫云和俞倩在门口停住了脚步,她俩不敢冒然进去。紫云在门外吭了一声。“谁呀?”“是我,紫云。”紫云进了门,徐清源惊奇地说:“紫云,你是啥时来的?”“我刚来。”“这么远,你是咋来的?”“我走着来的。”“你可真行。”徐清源边说边倒了一杯茶水递给紫云,紫云接过喝了一口,然后朝门外喊:“快进来呀!”徐清源好奇地问:“还有谁?”紫云起身把俞倩从门外拉了进来。徐清源一看笑了,说:“这不是俞倩吗?”俞倩显得有点腼腆:“徐老师,您还记得我?”“咋不记得?快人快语的俞倩,今天咋变得扭扭捏捏了?”俞倩不好意思地笑了。“你俩这么远来,是有啥事?”紫云说:“老师,俞倩想考运城女子师范,但家中不支持。”徐清源说:“考运城女子师范是好事啊!但家里不支持,生活费无法保障。”紫云说:“老师,快帮俞倩想想办法?”徐清源说:“只能半工半读。”“啥叫半工半读?”“就是半天上学,半天打工挣生活费。”紫云说:“俞倩是个女娃,去哪打工呀?”徐清源沉思了起来。紫云又说:“老师,你看哪里需要教书的,能不能让俞倩先教一段时间的书,然后再考?”“行啊!这个想法好。你俩还别说,前两天这茅津小学有个教师家中有事,想要一个合适人接替一段时间,不知寻下人没有,让我去问问。”徐清源起身出了门。紫云和俞倩望着老师的背影,互相看了看,似乎看到了希望。不大一会工夫,徐清源从外面回来,满脸笑容地说:“俞倩,算你运气好。”俞倩激动地说:“老师,这么说这事成了?”徐清源点点头,然后带她俩去茅津小学。

茅津小学位于茅津城中。徐清源把俞倩介绍给小学校长,当得知学校不提供住宿时,俞倩犯难了。徐清源沉思了片刻说:“要不你就到我家,在小偏房住一段时间。”徐清源见俞倩不好意思,说“没啥不好意思的,谁没个难处?就这样吧!”俞倩点了点头。俞倩的事总算是安排妥了。此时赵紫云却说:“糟了!”俞倩一问才知道紫云是为明天有课要赶回去的事,也紧张起来,急得要送紫云回去。徐清源说:“你们俩这样送来送去的,送到啥时候才能结束?”紫云和俞倩都不知道该咋办?徐清源说:“找个顺路的熟人,跟紫云搭个伴。”于是他想起了赶驮骡的表弟。

紫云和俞倩一同跟着徐清源到老师家,老师进门就喊:“他娘,玉堂走了没?”“走了走了。刚走了没多大会儿。”听到应声,从屋里出来一位脑后挽着发髻的中年妇女。她一看见俞倩和紫云就惊喜起来:“哟!这么俊的两个姑娘,这是从啥地方来的?”“这是我的两个学生,一个在小学教书没地方住,先住咱家;另一个今个要回去。”然后跟紫云和俞倩介绍说:“这是师母。”俞倩和紫云都问候师母好。徐清源说:“玉堂今个去码头送盐这么快就走了?”“刚走,没多大会儿,说不定还能撵上。”徐清源回头对俞倩说:“你跟师母在家,我带紫云撵玉堂。”玉堂是徐清源的表弟,他送完货要去太阳渡码头,能跟紫云一路。

紫云跟着徐清源老师从胡同出来,徐清源知道她没吃饭,从路边的烧饼摊买了两个烧饼塞到紫云手里,让她路上吃,紫云说啥也不要,徐清源不由分说强强塞给她。紫云跟着徐老师的脚步一路小跑。本来不多走路的她,刚和俞倩一路从凤凰城来到茅津,就已经很累了,再加上没好好吃饭,也没好好休息,一出城就两腿发软,渐渐跟不上徐清源的脚步,最后,累得一屁股坐在路边直喘粗气。徐清源一看紫云走不动了,再看看前面路上,根本没有玉堂的影子,这让他犯了难,熬煎地说:“紫云,要不今天你不回去了,回我家休息一夜,明天再走。”“老师,如果不回去我明天会误课的。”紫云要缓歇一会儿再走。徐清源说:“可这不是一步近路,二十多里的路程呢?”紫云说啥也不能耽误学生的课,又起来一瘸一拐继续往前走。徐清源只好送她回去。

徐清源望望偏西的日头,心里有点着急,但紫云脚疼走不动路让他无可奈何,只好沿黄河岸边滩道缓慢前行。走了一段,忽然一阵铃铛声从身后传来,徐清源停住脚步回头张望,看见一个人骑在骡背上悠闲地朝他们走来。他打量了一下,高兴地喊:“玉堂!”“表哥!你这是要去哪里?”“撵你呀!到家听你嫂子说你刚走,说是前脚后脚的事,我就赶紧出门撵你。这不,撵到这里也没撵着。结果,你还在后面。”“我出门吃了碗羊肉泡馍。表哥你说,有啥事?”徐清源指指紫云说:“这是我的学生,在狐三村教书,今个非得赶回去,明个还得给学生上课。你看能不能把她捎上。”“没问题,顺路的事。”玉堂从骡背上倏溜下来,见紫云走得一瘸一拐的,赶紧说:“妹子,你骑上我的骡子,要不然你这一瘸一拐要走到啥时候?”赵紫云迟疑不肯。徐清源说:“别不好意思,你骑上能快一点。”紫云被玉堂扶上骡背,双手紧抓鞍桥,一摇一晃地走了起来。徐清源看紫云骑上骡子走了,也放心了。嘱咐道:“路上小心啊!”“表哥放心吧!丢不了。”

走在路上,玉堂边走边说:“大妹子,教书的都是有文化人,我这个大老粗啊,虽说不识字,却与文化人有缘。”“这么说,大哥肯定与哪个文化人有故事?”“赶驮货是我的老本行,去运城往码头驮盐是经常的事。那年去盐池在路上,就遇到个去运城上学的小伙子,结果到半路遇上土匪,连行李都弄丢了,《入学通知书》也弄丢了,脚上还起了好多水泡,都走不成路,最后我把他送过盐池。也不知那小伙子后来咋样了?”“《入学通知书》丢了?那小伙子可咋办呀?”“就是说嘛,我还一直不放心这件事。”“大哥,你可真是个好人。我咋称呼你?”“我姓刘,经常在这一带走。”“那我就叫你刘大哥吧!”“能认识你这个有文化的妹子,也是我的福份。”刘大哥不知这个有文化的妹子就暗恋着那个丢通知书的小伙子,赵紫云当然也不知道那个小伙子就是他心中所爱的李鸿远。一路上,她与刘大哥边走边聊,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就到了凤凰城。赵紫云道别后一瘸一拐向家走去。

日头快落山了,毛夫人一天不见紫云的影子,心里不免有点担心,坐在厅堂焦急地说:“田妈,你知道大小姐今个去哪了?”田妈说:“也没听说大小姐要去哪啊。”毛夫人说:“这一天都不见个人影,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该寻个人家了,不能让她这样由着性子。”田妈听了没敢吱声。毛夫人又接着说:“田妈,我上次听你说城外有个小伙子不错,就是家境不太富裕?”“是家境不太好。但小伙子有文化,还在山那边念书呢!”毛夫人噢了一声。两人正说着话,紫云悄悄推开大门蹑手蹑脚进来,想从厅堂边溜过去。“过来!说说这一天都去哪儿了?”紫云见娘发怒,吞吞吐吐地说:“送,送俞倩去了。”“把俞倩送哪儿了?”“送茅津了。”“你本事不小啊!能把俞倩送到茅津,那你是咋回来的?一个人?”“我一个人回来。”“你好大的胆子,这么远的路,竟然敢一个人回来,路上要是出个啥闪失可咋办?你气死娘了。”毛夫人一扫往日的温和。紫云见娘真的生气了,赶紧解释说:“娘,你别着急,不是我一个人,路上还有个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