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迪的头像

墨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23
分享
《中条峰峦》连载

第一十四章

东山涧阳镇三区队的铜锁也是因为枪的事犯愁。他在队长梁虎生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要弄杆枪来,这几天一回到家就琢磨此事。

他忽然想起父亲说爷爷当年打猎的事,于是就在家翻腾起来。他翻箱倒柜四处倒腾着,弄得院里鸡飞狗跳的。铜锁娘听到响声出来一看,满院狼藉。“铜锁!你这是翻腾啥哩?”铜锁不搭理娘,只顾自个翻腾。铜锁娘回屋对老头说:“他爹,你快看看,铜锁这几天有点不对劲,一直在家翻腾,你知道他是在翻腾啥哩嘛?”“他又不跟我说,我哪知道他翻腾啥哩?你问问娃不就知道了吗?”铜锁娘又到院里喊:“铜锁!你到底寻啥哩嘛?”“娘,你不知道,你别管。”“我不知道,你问问你爹嘛!兴许你爹知道。”铜锁停止了翻腾,回到屋站在爹面前。“你寻啥哩?跟爹说说。”“爹说过爷爷上山打猎的事,我想寻爷爷的猎枪。”“你要那干啥?”铜锁没直接回答爹的话,只是说:“能打鬼不?”铜锁爹一愣说:“你要干啥?啥打鬼不打鬼?可别胡来啊!”铜锁眼前一亮说:“只要能打鬼就行。”“这娃,你到底想干啥?”“我想用他打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能到咱这山沟沟里来?”“爹,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日本鬼子把太原都打了,阎老西从太原都跑出来了。日本鬼子现在天天往咱这里逼啊!”“你听谁说的?”“我队长说的。”“你队长咋知道?”“我队长不几天就要去县城一趟。消息可灵着呢!”铜锁爹沉思了一会儿说:“你说这小日本鬼子真能打到咱这里?”“队长说要做好准备,一旦小鬼子打来,我们也不能等着挨打,就要全力反击,直到把小鬼子打跑。我们整天在山里训练跑,就是因为没有枪。如果能有枪,我们也能练练打枪。爹,你说说,爷爷的枪到底藏在啥地方?”“你搬个梯子,上阁楼上瞅瞅。”“好嘞!”铜锁一听高兴极了,搬来梯子三下两下上到阁楼上。阁楼上堆了许多陈年老旧不用的东西,常年没人上去,落满灰尘布满蜘蛛网。铜锁顾不了这些,把前半身探进去,从中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油布包裹掂了掂,感觉沉沉的,拿出来说:“爹,是这个吗?”“就是它,你慢点。”铜锁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拿下来,到院里除去灰尘,然后放在桌子上轻轻打开,一杆漂亮的猎枪呈现在眼前。铜锁激动不已,双手拿起枪左看看右瞅瞅,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别瞎弄,小心走火!”铜锁爹这么一说,把铜锁吓了一跳。铜锁爹放下手里的烟袋说:“拿来,让爹跟你说说。”铜锁爹接过猎枪边指边说:“你看,这是枪筒,枪筒是装铁砂和火药的,瞄准猎物后扣动扳机就能打出火药击中猎物。后面这部分是枪托,瞄准时要稳住就离不开它。”铜锁心里不由得对爹有几份佩服。之前,以为爹只会种地放牛,岂不知爹还懂得这么多?铜锁爹又说:“前面的枪筒是先放火药,用铁棍捣瓷实了,再装铁砂,然后再用棉花团或者是布团把枪口紧紧堵上,瞄准猎物,扣动扳机就能命中。”“哎呀!我的爹,你干脆到队里教我们队员打枪好了。”“别瞎闹了,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咋光是年轻人的事,你听说了没?小日本鬼子进村可不管年老年少,统统都杀。”铜锁爹望着铜锁看了半天,说:“要这么说,我得去教教。”“爹,你可得说话算数啊!我先把枪拿走了,你可得空来呀!”“知道了。”铜锁出了门,身挎猎枪,挺胸昂首向三区队大院走去,引来不少行人好奇观望。

梁虎生正在和杨永生讨论如何能搞到枪的事,见铜锁挎着一支猎枪进来。梁虎生还未开口,铜锁就沾沾自喜:“队长咋样?”梁虎生“呵”了一声,上下把铜锁打量了一番:“你小子从哪弄来的?拿来我看看。”“我爷爷留下的。”铜锁喜滋滋地把枪递给梁队长。边上的杨指导也夸赞起来。队里的其他队员听说铜锁搞了把枪,都纷纷凑过来,边看边议论:“铜锁,你可真行,说弄枪就弄了一支。”“这枪还油光锃亮的。”听了这番议论,铜锁显得很得意。忽然曹贯贯说:“队长,不是说枪上有准星吗?铜锁的枪咋看不到准星啊?没有准星咋个瞄准啊?”铜锁的表情从得意变成了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梁虎生说:“这叫猎枪,也叫土枪,土枪是没有准星的。”贯贯说:“没有准星咋瞄准呀?”梁虎生说:“铜锁,你能跟大家讲讲这土枪瞄准法吗?”铜锁一听梁队长让他讲,清了清嗓子说:“土枪的瞄准法就是,就是……队长,我心里知道就是不会讲。”“没事,你心里知道啥就说啥。”铜锁又接着说:“就是眼睛顺着枪管往前看,看到猎物就扣扳机,保准打中。”贯贯说:“你这叫啥瞄准法呀?也没听说过呀?”“这叫顺杆捋瞄准法。懂不懂?”正说着铜锁爹走来,把枪的用法给队员们讲了一遍。梁虎生和杨永生见铜锁爹给大家讲得头头是道,也在边上静静听了起来。待铜锁爹讲完,梁虎生说了一番感谢的话把老人送走后。梁虎生说:“铜锁爹讲得很好,大家别小看这猎枪,虽然装火药装铁砂麻烦,浪费时间,但有总跟没有强。我希望大家多开动脑筋,积极想想办法,争取多搞几支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叫起好来。

杨永生这几天一直看着队员围着铜锁的猎枪,心里不是个滋味,与梁虎生商量如何能到大户人家再搞些枪,哪怕是看家护院的借来用用也行。梁虎生挠挠头说:“抠老爷家有,恐怕不好做工作。”“你说说扣老爷的情况?”“抠老爷是个大户,但做事很抠,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就连别人还他麦子时,他都要把斗底缝隙里的麦粒一粒一粒地抠出来。抠老爷这个名字也是涧阳镇人给他起的。抠攒的钱财倒不少,可惜就是儿子不争气。”“这几年也没见过他儿子呀?”“也不知去哪混去了,早把这里给忘了。”“不管抠老爷咋个抠法,咱们去试试,不给也没关系。”两人向抠老爷家走去。

抠老爷家四合大院,虽然比不上凤凰城的赵家,但在涧阳镇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长工护院的也有几个。对于抠老爷到底能不能拿出枪给抗日自卫队队员训练,梁虎生心里没底,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扣老爷见梁虎生来借枪,说话也不拐弯:“梁队长,不瞒你说,我辛辛苦苦积攒这么大个家底,天天弄几个人护着怕土匪抢了。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给子孙留点家业,让他们将来有个好,能光宗耀祖。唉!还是我这个老头没积下阴德,没这个福分,虽说有个儿子,多少年不着家。这不,前几年浪荡得像个叫花子,这才想起我这个老头,回来逼着我硬是拿一摞大洋走了,到现在也不见个人影。哎!不说了,让梁队长见笑了。我老了,家里还养几个人看着。可看这些死东西有啥用,日本人来了,还不是让人家跟抢了烧了。你们说娃娃们打小鬼子没有枪,家里的枪都给你们拿去,让娃娃们都好好练。”梁虎生万万没想到抠老爷会如此爽快,感动地直说谢谢!“谢啥谢?你们这些娃为了啥?还不是为咱老百姓有个平安?我一会儿叫人给你们送去,就不烦你们再来了。”

梁虎生和杨永生从抠老爷家回来,派曹贯贯在抠家附近等消息,然后他俩在三区队大院一边指导队员训练,一边等着抠老爷把枪送来。

两人左等右等不见抠老爷的枪送来,突然,曹贯贯气喘吁吁跑来说:“队长,不好了,抠老爷的枪送不来了。”“咋回事?”“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梁虎生对杨指导说:“我先去看看,你随后也来。”梁虎生跟曹贯贯一起急匆匆朝抠老爷家走去。一进大门就见抠老爷跟一个人在争夺手中的枪,两人还在不停地争吵:“你这个逆子,你回来干啥?你心里还有这个家?”“你就是不能捐。”“这是我的枪,我想给谁就给谁。”“我是你儿子,你不能给人家。”“你还知道你是我儿子,吊儿郎当的整天干啥正事了?”此时梁虎生进门喊了声:“抠老伯!”听到声音那人一松手,把抠老爷摔了个仰八叉,但抠老爷的手里还紧紧抓着那杆枪。梁虎生从地上把抠老爷扶起来说:“抠老爷,这是……”“逆子!不长进的逆子。”此时杨永生带着队员也赶到。抠老爷把手中的枪交给梁虎生,拍拍身上的土说:“让你们见笑了。本来是家丑,你看……”说到此抠老爷叹了口气。边上被抠老爷骂为逆子的人,看见自卫队的人站满院子,气得咬牙切齿。他从屋里拎出一袋哗啦直响的银元,甩上肩头大模大样地出了门,一只空空的袖子在背后一甩一甩地摆动。望着这个远去的身影,抠老爷气得一个劲地骂:“逆子!逆子!”

梁虎生和杨永生从抠老爷家出来都非常感慨。梁虎生说:“都说抠老爷平时处事抠门,没想到在大事面前一点也不糊涂。”“真是没想到啊,有了这几支枪,咱队员的训练射击就不用发愁了。”到底是抠老爷在抗日的大事面前有大义,还是因儿子不争气赌气把枪捐献出来?谁也没有再去细想这个问题。

牺盟会为自卫队组织大户捐献枪支的事,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此时,岳少峰召集牺盟会成员正在狐三村傅说书院通报情况,交换意见。“大家说说,这几天捐献枪支的进展情况。”关山说:“城里几个有枪的大户,都积极捐献,尤其是城西的赵老爷,把原来看院护城的几杆枪全都拿出来,只是那个老丘秃说啥也不拿。”俞倩气愤地说:“不拿不说,还说我们是瞎子点灯,白费灯油。我看他就是个顽固不化,真想扇他两耳光。”岳少峰说:“抗日热潮势不可挡,凭少数几个说风凉话,甚至暗中破坏捣鬼,也阻挡不了人民群众被激发起来的抗日热情。力合同志,你说说自卫队的情况。”“一区队的几个队员之前家里藏有,是爷爷辈之前防土匪留下的,也都拿出来了。二区队和四区队也各有三四支。情况最好的要数三区队。梁虎生和杨永生经过动员大户,发动群众,目前能有七八支,其中有三支土枪。”“情况不错啊!这一成绩要充分肯定,说明大家做了一定的工作。不过,这远远还不够,以后还要进一步想办法。听说三区队捐枪还发生一个小插曲?”“是父子俩相争,父亲要捐,儿子不让捐。于是,两人在院里抱着枪争夺起来。”“那捐枪的老人叫啥名字?”“涧阳镇人都叫他抠老爷。”“噢!为啥叫抠老爷?”“听梁队长说平时这人与人共事比较抠门,不大方,大家就叫他抠老爷。岳会长,你能想到这个抠老爷的儿子是谁吗?”“是谁?”“就是上次冬防团抢老百姓老母鸡的那个一只胳膊。”“吊儿?”俞倩说:“吊儿就是个地痞无赖。王大队长,抠老爷咋会有这么个儿子?”“梁队长说抠老爷看上去有几个钱,其实挺可怜,早年死了老伴,心疼儿子没敢再续,希望儿子能上好学有个出息,可偏偏这儿子不争气,抠老爷心都凉透了。”此时,岳少峰又想起父亲被吊儿撞死的情景,叹了口气说:“好了,不说这些了,我把我这里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原来冬防团留下的十几支长枪,盒子枪一把,加上我们的人从河南陕州购回的十几支,大约有三十来支枪。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这远远不够。这只能说部分队员在训练时手里有了真枪,能实际操作了,与我们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还相差甚远。枪的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还得进一步想办法。要多多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范围再扩大点,思路再开阔点,发动群众,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涧阳镇抠老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力合说:“购回的枪支如何分配?”“购回的枪支你负责分配。由于各区队的人员多少不等,分配时不能过于平均,根据人员情况适当调整。大家如果没意见,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件事: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必须懂得战术学会作战,战时才能做到能打仗能指挥,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大家明白了吗?”“明白了!”

开完会,王力合和俞倩来到文昌阁大院。毛瑞兴看见大队长就说枪的事。王力合笑笑指了指后面的车子说:“你看,那是啥?”毛瑞兴一看兴奋地跑了过去,打开箱盖抓起一杆高兴地喊。队员“呼啦”一下都围了过来,纷纷争抢。“别抢别抢!大家都放下。”拿到枪的队员说啥也舍不得放下。毛瑞兴虎着脸说:“二柱!铁蛋!听到没有?把枪先放下!”二柱极不情愿地说:“枪拿来不就是给我们发吗?干嘛又要放下?”王力合说:“这次的枪虽然弄来了这么几杆,但也做不到人手一杆。大家别急,以后我们还会有的。”毛瑞兴要求队员还按之前的安排,一部分人跑步爬山,一部分人练习刺杀射击。王力合和俞倩都说参加训练,说岳会长过一会也来。毛瑞兴高兴地说:“好啊!你们来带带我们的队员。”

抗日自卫队缺少枪支的事一直是岳少峰心头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和关山就这个问题又商讨起来。“目前枪支严重短缺,是一个非常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再想想办法。”“不如叫周掌柜到陕州,或者是西安看看。”“要去西安的话,周掌柜一个人出去恐怕不行,到路上遇到啥事不好应对。要不然再给他派个人一起去,两个人在路上也有个商量。”关山说:“这派谁去合适?”“我看愣强就行。这些年他在外面打工闯荡,经验也多,也该让他出去试试了。”

凤凰城文昌阁大院,傅愣强这段时间练得非常刻苦。此刻,他正在“杀!杀!杀!”地练习。毛瑞兴见岳少峰来,就喊:“傅愣强!给你派任务了。”“啥任务?”岳少峰说:“派你跟周掌柜出去一趟,看能不能再搞些枪回来。”“我能行吗?”“咋了,还怀疑自个?上次不是干得好好的吗?再说了,这不也是锻炼你的好机会吗?”“我不是不敢去,我是怕做不好误了大事。”“又不是你一人去,还有周掌柜,遇事你们俩商量着办。现在咱们自卫队枪支短缺的问题你也看到了,刻不容缓。”傅愣强不再犹豫了,干脆爽快地说:“是!保证完成任务。”

太阳渡码头同往常一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消费合作社的周掌柜身穿灰布长衫,头戴瓜皮小帽,肩搭布褡裢,行色匆匆地穿梭在拥挤的街道;后面的傅愣强腰缠草绳头戴草帽,一副外出打工的样子远远在后随行。他俩乘船渡河来到陕州,见了贾老板,贾老板摆摆手表示无能为力,又寻到袁老板,袁老板也是摇摇头表示不行。无可奈何之下,他俩赶往西安拜见熟人,熟人又介绍商家,商家又寻到国民党部队的军需官,塞了一摞袁大头,军需官才答应帮忙。“货倒是能弄几箱,离中条山这么远你们咋往回运?”周掌柜又塞了一摞袁大头说:“就拜托军爷的军车了。”“那好吧!只能送到潼关,出界是万万不行的。”“潼关就潼关。”于是又千恩万谢后,几箱枪支弹药装上了一辆大卡车,周掌柜和傅愣强蹲在后面的车厢里和货物在一起,军需官坐在前面的驾驶室里,一路摇摇晃晃向潼关方向驶去。大卡车一路扬着尘土颠颠簸簸在人流中穿行至潼关,开进了一个貌似仓库的院子停住。军需官从驾驶室跳下来说:“就送你们到这里,把货卸下我还得赶回去。”周掌柜千恩万谢后与傅愣强赶快把货卸下。军需官登上驾驶室,大卡车一溜烟开跑了,车后扬起一股尘土。

周掌柜望着远去的军车,回头看看堆在地上的几箱货物,对愣强说:“你先守着,我去寻辆车来。”周掌柜匆匆出去,过了一会儿雇了一辆破马车走来。愣强二话没说赶紧装车,上面盖上蒲草捆好,周掌柜坐前傅愣强坐后,车夫“驾”的一声,赶着马车摇摇晃晃上了路。

此时潼关车流行人比来时多了许多,平民、权贵和军人,人们神色焦虑,行色匆匆,行人向西军人向东。周掌柜意识到形势危急,不由得喊:“快点!”

此时,山西临汾已被日军攻陷,情况越来越危机。古平县牺盟会成员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岳少峰说:“同志们,临汾已经被日军占领,离运城已经不远了,情况十分危机,上级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利用各种有利地形开展游击战,运动战;三是党员干部要靠前指挥,具体到每个自卫队,哪些人负责群众安全,哪些人掩护群众转移。工作必须细化到人,之前考虑周到,战时就不会慌乱。大家明白了吗?”“明白了!”“还有一个问题。之前,我们的募捐物资,大部分已经送往前线,还剩有一小部分,这个俞倩同志负责安排全部转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焦心的问题,就是去购买武器的同志还未回来。关山同志,你注意这件事,回来及时通知我。大家抓紧时间,赶快分头行动!”

俞倩快速组织人员把棉花棉布都打成包。记账员成自奋说:“俞特派员,还有这食油咋弄啊?”“寻几个洋铁桶装起来。先把一切收拾停当,等候通知。”

凤凰城大街上,人们听说临汾失守也慌乱起来。他们不知道日本人打来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但之前所说东北诸省几千万流民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实情,由此推断日本人打来一定不会有好的状况而显得如此慌乱。

赵紫云同样担心日本人打来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此刻她最担心的是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她抱着兰儿匆匆向城西走去,想劝爹娘赶快离开。赵老爷也听说临汾失守的消息,忧心忡忡,焦灼不安,在客厅正跟毛夫人说这事:

“他娘,听说日本人打过来了,不知是真是假?”

“这日本人打来究竟会咋样嘛?”

“日本人打来能有个好?好了还能打起来?”

“这小日本不好好在他们家待着,大老远地跑咱这搭来是要干啥嘛?”

“干啥?就是来搅得你不得安生。”

“他爹,你说这可咋办呀!好好的日子都被这小日本跟打得不得安生了。”

“这小日本不知抽的是哪根筋。可恨死了。”

“真是愁死人了。”

……

老两口正说着,紫云进门就说:“爹,你和娘听说没?临汾失守了,日本人眼看就要打到运城了。”赵老爷“腾”地从椅子上起来说:“不是说打到临汾了吗?眨眼就打到运城了?真就这么快?”“爹!您还懵个啥?快叫我哥回来呀!”“他爹,快叫骏儿回来,日本人把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还在日本干啥?”赵老爷又坐回椅子。“这仗一开打,兵荒马乱的,啥都乱了,咋个叫法?该回来的时候他自然就回来了。那么大个人了,他啥事不懂?”“爹!您和娘也该做个打算,想法出去躲躲。”“躲?去哪躲?哪也不去!我还就不信了,看他小日本能把我咋样?”紫云一看爹的脾气又上来了,耐心地说:“爹,不光是您和娘,还有燕呢?”“燕儿有我和你娘在,看他们谁敢动一下!”“那也该心里有个盘算,别到时候手忙脚乱啊!”“知道了。我这你就别操心了,操心操心你们家吧!鸿远又不在,你还得照顾公公婆婆,还有兰儿呢!你的事够多的,就够你操心的了。”“爹!娘!我把话跟你们说到,听不听是你们的事,不管如何,还是多注意为好!我走了。”“知道了。你去吧去吧!”

周掌柜和傅愣强在路上护运枪支弹药,马不停蹄地往陕州码头赶。路上还不时遇到国民党兵盘查,周掌柜只好用香烟或是银元一一打发。一到陕州码头就听到纷纷议论:临汾失守了。这个消息让周掌柜心急如焚,说:“快把货物运上船。”傅愣强在码头人熟,很快寻来一辆独轮车,把货物装上船。周掌柜不敢懈怠,临汾失守了,日军下一个目标就是运城,手下的这批枪支弹药,一定不能有丝毫闪失,要确保万无一失安全运回。

下了船就是太阳渡码头,关山赶着马车早早等候在码头,几个人把货物装上车,傅愣强赶着马车“驾!驾!”地吆喝,等马车赶进消费合作社大院时,愣强撂下鞭子撒腿就往牺盟会跑。少峰见到愣强二话没说就匆匆来到消费合作社,进门就说:“辛苦了!辛苦了!”周掌柜说:“这次有枪支有子弹,还有几箱手榴弹。”“太好了!太好了!愣强,赶快通知王大队长,把这批枪支弹药分发下去。”愣强快步跑出去。岳少峰又回头对周掌柜说:“胜武同志,大战在即,消费合作社的去留问题,你赶快拿出个意见。”岳少峰见王力合疾步走来,说:“赶快抓紧时间教会队员使用。”王力合走后,又对关山说:“运城已经沦陷,阎锡山的第七专署和十二县府都迁驻东山涧阳镇各村,情况非常紧急。运城地委也秘密转移到涧阳镇协助县委工作。国民党二十九军已经进驻咱这里,上级指示我们要全力做好配合工作。我们得尽快去二十九军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

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曾任平津卫戍司令。此时,正在城隍庙指挥部看地图,卫兵报告岳会长求见。宋军长放下手里的放大镜,抬起头惊讶地说:“这么年轻的牺盟会会长?”“让宋军长见笑了。”“这话就不对了,你们年轻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像我都年过半百,身体也不行了,跑不动了。”“宋军长敢打敢拼,敢向小鬼子开第一枪。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小鬼子欺人太甚,被逼无奈啊!”“宋军长,就这一点,全中国人就记住你了。”“惭愧啊,无言对天下父老啊!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没等宋军长把话说完,岳少峰说:“宋军长,可别这么说,打鬼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中国人民的大事。”“岳会长,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能说出如此有分量的话,着实不简单啊!正好你们来,我正想了解了解这里的具体情况。”几个人围拢到地图前,边看边说。“古平县位于中条山之南麓,东西绵延三百里长,境内沟壑纵横,起伏不平,素有‘古平不平沟三千’之说。古平县凤凰城盆地位于中部,北依中条山与解州和安邑夏县毗邻,南临太阳渡茅津渡连接河南陕州;西面是张村塬、西塬接壤芮城;东面是南村塬、望原、涧阳镇接壤夏县祁家河;北面是杜马塬、太臣部官塬毗连解县、安邑;张店塬、晴岚塬毗连安邑、夏县。黄河上共有大的渡口洪阳渡、太阳渡、茅津渡、南沟渡,以及老鴉石等渡口,还有不少小渡口,连接河南豫西。经过中条山通往运城方向的路,有从二十岭翻山到解州的,有从张村塬土地庙翻山到西姚村的,还有从杜马塬经过韭菜园到盐池的,有从张店卸牛坪到运城盐池的,这两条道最后都合到一起通往盐池,还有从尧店……”宋军长听了岳少峰地介绍,高兴地说:“你这一详细介绍啊,我就清楚多了。”岳少峰说:“我们来就是想看看宋军长有啥需要帮助的,牺盟会会尽力协助的。”“谢谢!谢谢!太感谢了。”

宋军长送走岳少峰几个后,马上开始对张村、杜马、张店塬进行布防,并抓紧时间抢修工事……

少峰和关山刚从城隍庙出来后,王力合与俞倩就来。少峰说:“战事迫在眉睫,我们开个短会,研究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的具体想法是:二十九军已经在张村塬、杜马塬、张店塬开始布防。我们的任务是既要配合二十九军打击日寇,又要保护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当下最吃紧的要数张村塬和杜马塬这一带,因为这里是日军翻越中条山冲击防线通往县城最近的路线。力合同志,你和毛瑞兴要带好一区队人马,同时,要通知二区队的吴中建,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俞倩同志,你带领一区队女子班,研究一下如何组织群众,保护老百姓。任务都清楚了就立刻行动。”岳少峰话音刚落,二十九军卫兵就到,说:“岳会长,宋军长请您去一下。”岳少峰说:“关山,宋军长叫我肯定有事,咱俩一起去看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