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迪的头像

墨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13
分享
《中条峰峦》连载

第十章

岳少峰知道紫云生了小孩,他按照鸿远的交代,计划到消费合作社买些小米红豆给紫云送去。当走到凤凰城大街上,忽然听到叫卖声:“卖报!卖报!山西牺盟救国会成立!”少峰顺手买了一张看了起来。与此同时,他得到有关成立省牺盟会的消息,党组织并要求借此机会发展会员建立自己的情报站。他拿上报纸疾步向消费合作社走去。

周掌柜见少峰进来。赶紧以看小米为由把他带到侧屋,少峰询问了最近的情况:“目前,山西省牺盟救国会已经成立,上级指示我们,借此有利时机,尽快发展党员,快速稳妥地在西塬、张村、三湾、茅津、张店、望原、涧阳等地建立我们的联络点,及时传递情报,通报信息。正好这几个地方也都有咱们的送货点,尽快从中选出情报人员。”少峰交代完提着小米出来向水磨村走去。

少峰拎着东西来到鸿远家,进门就喊:“伯母!”鸿远娘向门口张望了一下说:“是少峰吧?”“我是少峰,我来看您老来了。”顺手把东西放在桌上。“这娃,你来就来了,干嘛还拿这么多东西?”“鸿远走时就交代我买,说怕紫云坐月子小米不够用,您和伯父的腿脚又都不好使,所以我就跑跑腿。”少峰环视了一下说:“伯父呢?”“你伯父去地里了,地里一年四季都有忙不完的活。”听到婆婆和少峰的说话声,紫云抱着孩子从屋里出来。少峰看见紫云说:“鸿远交代,我过来看看。”鸿远娘唠叨着说:“你说这鸿儿也是,说走就走了,也不言语一声。”紫云安慰婆婆说:“娘,鸿远是怕您二老担心嘛。”“哪能不担心,这儿在外当娘的总是曳着一条心。”少峰安慰说:“伯母没事,您就放心吧。过些日子鸿远就回来了。”鸿远娘笑着说:“你是在跟大娘说宽心话。”少峰笑了,他又看了看孩子说:“紫云,你把教书的事辞了,以后有啥打算?”“我都想好了,等兰儿大一点,我就去城里摆个小布摊,也能挣钱维持家用。”“你这行吗?”“咋不行?啥事都是人做的。我觉得摆个布摊挺好的,家里有事我就在家,家里没事我就去摆摊,家里摆摊两不误。这点小事不算啥。”少峰没想到紫云身上没了一点大小姐的娇气,让他非常佩服。紫云见少峰半晌不吭声,说:“少峰,你有俞倩的消息吗?”少峰说:“听徐老师说她考上了运城女子师范了。”“她考上女子师范了?这可是好事啊!以后有俞倩的消息可得跟我说呀!”少峰答应着从鸿远家出来,又开始思索着牺盟会的事……

古平县牺盟会成立后,少峰和关山都参加了牺盟会,借牺盟会物色秘书长人选之际,他建议关山辞掉学校工作,去担任秘书长,具体掌握牺盟会的日常工作。

山西牺盟总会为了加强对各县的领导,特别下派人员检查指导工作。关山在牺盟会工作中,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陈高是省总会派来的,只能在工作中处于服从地位。关山每天陪同陈高在凤凰城不是拜访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就是走访朱门大户。走完一家又一家,不停地召集有头有脸的乡土豪绅宣传抗日主张。一段时间过去了,看似红红火火的抗日工作,关山却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特派员的工作方向有严重偏差。岳少峰也认为关山提出的问题很现实很尖锐,需要把问题尽快反应给上级党组织,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

没过几天,陈高就被调走,新派的特派员郑曦也到。郑曦一改陈高之前工作只浮在表面的状态。他和关山一道走村串户,发放传单,张贴标语,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交心,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快与农民拉近距离,群众愿意听他讲掏心窝子的话。时间不长,一场抗日救国的爱国运动,从县城到农村,在古平县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工人农民青年人积极踊跃参加学习,培训班一期接着一期……

凤凰城文昌阁大院坐满了学员,大多是农村青年,还有到过读书会的青年人,他们都非常愿意到学习班来听课。他们啥也不讲究,屁股下坐着板床马扎或是砖头瓦片,全神贯注地听郑曦给他们讲抗日救国的道理。

郑曦在黑板上写下“团结、抗日、救国”六个大字。然后讲道:“团结,就是要我们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就像平时我们搓麻绳一样,把许多细小的麻缕,一丝一丝地续到一起,拧成一股粗壮的绳,就能挑起千斤重的担子,这就是强大的合力。我们有了这种强大合力,才能抵挡一切邪恶势力,才能把日寇强盗赶走!我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是不是这个理啊?”讲到此忽然有人高呼:“团结抗日!团结救国!把日寇强盗赶出去!”大家跟着一起高呼,口号声一阵接着一阵。郑特派员的讲课很精彩,深入浅出地就把道理给学员讲清了,深受学员喜爱。但郑特派员的政治倾向性如何,岳少峰不得而知,他想从侧面了解一下郑曦,如果目标信念一致,就可利用其有利的身份大胆启用。想到此,他决定跟郑曦谈谈。

岳少峰把郑曦约到竹林外涧水边交谈。“郑特派员,关山这小伙子咋样?”“关山是个很有思想的青年。他的工作思路和想法很多地方和我不谋而合,工作配合得非常默契。”“你对牺盟会今后的工作有啥想法?”“我希望抗日救国运动能很好地开展下去,只是……”少峰见他迟疑了一下,催促道:“只是啥?有啥就说嘛。”“这只是我个人私下的看法,恐怕有些不合时宜。”“有啥不合时宜的,我一个教书匠你怕啥?说说看。”郑特派员左右看看,确定在四周没人的情况下,才悄悄说:“岳先生,我怕这牺盟会阎长官老奸巨猾。”“噢!何以见得?”郑特派员压低声音说:“阎长官地方观念很重,跟共产党面和心不合。这个能长久吗?我怕是……”“你怕这个合作长久不了?”“我觉得发动民众这个办法好,这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那你对共产党有啥看法?”“共产党的力量现在看似薄弱,但其根扎在广大劳动人民之中,总有一天会枝繁叶茂。”说完他又笑笑说:“你看,我又不是共产党,这都是瞎说,不足为论。”“不不不,你说得很好,有道理,说到很多人的心里,尤其是说到我的心里。”岳少峰得知郑曦的想法,计划发展他入党,以便今后开展工作。

李鸿远在太原几个月学习培训结束后即刻回来,他背着简单的行李在中条山满山积雪的道路上艰难爬涉。这次回来,他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还带回来一个重要消息。

鸿远见到少峰就说:“最近西安事变你听说了没?”“听说了,是不是局势又要发生变化?”“日军从东北打到北平,在北平又虎视眈眈觊觎华北。蒋介石不组织兵力抵抗日军,而是一味地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对此两位将军极为不满,于是,借机软禁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剿共,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不得不答应。形势对我们很有利,我们要尽快发展抗日武装,这是我这次回来的主要任务。”“对!再不能像以前空喊口号了。现在我们的学习班是办起来了。但就是还没武器。”“先有了人就好说,武器我们再想办法。”

半年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凤凰城大街上出现报童的叫喊声:“卖报!卖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正式宣战。卖报!卖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正式宣战。”少峰赶紧买了一份看了起来,并急匆匆向牺盟会办公室走去,与关山简单交换了意见后,又向药王庙消费合作社走去,要周掌柜迅速通知各点,组织民众上街游行,大造团结抗日声势。

次日,凤凰城大街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没过几天,西塬、张村、张店、茅津以及东山的涧阳镇也纷纷掀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游行大演讲活动,尤其是凤凰城大街上,到处张贴着“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保卫家园!保卫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标语,游行队伍打着横幅,举着旗帜,口中不停地喊着口号。游行过后又开始演讲。演讲者义愤填膺情绪激动,周围民众群情激愤。游行抗议和演讲活动持续高涨,引起县府密切关注。

县太爷带上随从上到县府更楼上,和几个要员观察街上游行民众的情况,县长见街上的民众如此闹腾,拉着个脸叫秘书喊警察局长到他办公室来。“看见了吗?都是哪些人在闹腾?”“都是在外上学的学生回来闹的。牺盟会的关山也不正常。”“不正常就抓起来!”

瞬间,凤凰城大街上,巡警军警一起涌上街头,把游行队伍驱散,并到处追捕。满街都是慌乱奔跑的学生和民众,以及丢弃的传单纸旗还有跑掉的鞋帽,街上一片狼藉……随后一队警察来到牺盟会办公处,看看没人,又匆匆向关家窝方向赶去。

走在大街上的周掌柜看到此种情况,赶紧回到合作社,叫身边一个伙计火速向关家窝方向跑去。

此时,关山正在家跟岳少峰郑曦通报当天发生的情况。忽然听到一阵急促地敲门声,关山打开门一看,是消费合作社的伙计。“快快快!警察来抓人了。”关山二话没说,一把把伙计拉进院关上大门,然后到屋里移开墙角的柜子,打开地洞,把几个人藏了进去,等警察赶到时,他若无其事地在院里劈柴。警察一脚踢开院门,二话没说就要把关山带走。“为啥抓人?我犯了啥法?”“别啰嗦!跟我们走!”一帮警察不由分说,架着关山出了门。这一幕,正巧被关山的弟弟关峻看见。关峻心知肚明,知道哥哥是共产党。他看见警察带着哥哥走远,赶紧关上门来到屋里,挪开墙角的柜子,朝里轻声地喊:“岳老师,出来吧!他们走了。”岳少峰郑曦和消费合作社的伙计几个人从地洞里钻出来。“关峻,你哥呢?”“被警察抓走了。”“你赶快把你哥放在家里的文件和刊物处理掉。”

少峰带着几个人迅速消失在村南的竹林里,几个人在竹林里开了短会。“这次县府大动警力到处抓捕,与当前大的形势极为不符,我判断是这个县太爷的个人行为。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摸清情况,我们有多少同志被抓,然后制定营救方案。”

关峻送走岳少峰几个后,赶快到院里角屋寻出哥哥的油印机,包好后埋在后院的菜地里。又寻出哥哥油印的《工农朋友》和一些文件放进锅灶烧掉。等这一切处理完后,一群警察又撞门而入。他们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结果什么也没找到,最后拿了两本《世界知识》和《新观察》就要带走。关峻拦住说:“这是我的书,你们凭啥拿走?”警察不由分说,拿着刊物扬长而去。警察把《世界知识》和《新观察》强行拿走后,关峻知道大事不好,一定会因为这两本书刊定罪哥哥。于是,他索性跟着这帮警察,一直跟到县府大院。

警察押着关山,拿着书刊在警察局长前邀功:“局长,你看。”局长拿过刊物翻了两下,在手上晃了晃说:“好啊!这也算罪证,看他还有啥好说的。”此时关峻赶来争辩:“你们凭啥拿我的书刊?这是我花钱买的。难道你们连书都不让人看了吗?你们听清楚了,这是我从市面上花钱买的。”警察局长说:“花钱买的咋啦?花钱买的也是罪证!”关峻说:“书刊是我买的,我好汉做事好汉当,凭啥抓我哥?”警察局长说:“好!你敢当就把你也抓起来!”关峻说:“就凭两本刊物抓人,你们还讲不讲理?”此时,围观的人也多起来,警察局长只好把关山放了,却把关峻扣下。关山出来后,才知道是弟弟为他揽了“罪责”,他忽然感觉弟弟懂事了。同时又焦急不安,盘算着如何救出弟弟。

为了救出被抓的人,岳少峰关山和郑曦他们仨在竹林秘密碰头。少峰要关山回想一下,具体被抓的都有那些人?关山说:“有从太原回来的毛瑞锋,还有从西安回来的吴中建、杨永生,有从洛阳回来的解文生、任万川。听说要把毛瑞锋吴中建押送太原?”少峰说:“情况非常严重,我要尽快写信向组织报告。同时,我们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关系,尽量做工作,把无辜群众都放出来。”

少峰把写好的信交给消费合作社周掌柜,然后与关山商量如何救出被关的学生和群众。“关山,你再回忆回忆被关的还有谁?”关山说:“还有城里的毛瑞兴,是毛瑞锋的弟弟,还有个叫牛二柱的也在城里,还有许多叫不出名。”“有没有石云山。”关山摇摇头。岳少峰说:“这些被关的人,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有义务把他们救出来。目前最主要的办法是如何去救?谁去救?得必须有个能与县府说上话的人去。”关山说:“我看赵老爷去就行。可谁去跟赵老爷去说呢?”少峰说:“我看光找赵老爷说还不行,得把被关学生的父母都集合起来,找县府评理。人常说:法不治众。不信他县府不放人?我去找紫云,你和郑曦还有合作社的伙计去召集被关学生的父母。”

东城门外水磨村通往城里的这条小路,一边是流水,一边是竹林,景色秀美,风景宜人。紫云抱着孩子,胳膊上挎个小包袱走在路上,丝毫没有愉悦的心情,她无心顾及身边的美景,径直向城里走去。她好长时间没有去娘家了,想去看看爹娘,看看紫燕。对她来说,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去问问爹娘,在日本留学的哥哥啥时回来?自从日寇侵占了东北诸省,紫云就一直记挂着哥哥回来这件事,“七七事变”后她更坐不住了。紫云看见少峰焦急地朝她走来,说:“少峰,出啥事了?”“有许多学生被县府抓去,我想让你跟你爹说说,把他们放出来。”“行!我马上去说。”

此时,赵老爷和毛夫人正在厅堂聊着紫云。毛夫人说:“紫云好长时间没来,也不知小兰儿长啥样了?”赵老爷说:“想见你就去看看呗,别光作念。”“你看你这老头子,还不让人作念了?”“作念作念,就能作念来?”话音刚落就听到紫云的声音。一看是紫云来了,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看看看,我一作念,云儿就来了。”毛夫人赶紧抱着兰儿,兰儿咧着嘴一个劲地笑。紫云说:“爹,我哥啥时候回来?”“这仗都打开了,他还能在日本待得住?说不定哪一天就蹦跶回来了。云儿,你把学校教书的事辞了,计划干啥?”“今个来,就是想跟您和娘说这件事。”“你说说,想干啥?”“我想在街上摆个布摊。”赵老爷一听连连摆手说:“别别别,一个女娃娃摆啥摊?”“女娃娃咋啦!女娃娃就不能摆摊了?摆摊挣钱养家糊口天经地义。”“你去摆摊,让爹这张老脸往哪搁?”“爹,这摆摊一不偷二不抢,凭自个辛苦挣钱,不丢人呀?”“你若想干,就在咱药材铺干好了。”“这不是还在老母鸡翅膀下护着吗?”“这么说你是铁了心了?”“铁了心了。”毛夫人嗔怪道:“这娃,还来劲了。”赵老爷说:“你既然想摆也行。啥事都是人学的。这样吧!爹给你拿些本钱,你就学着做吧。”紫云高兴地说:“这么说爹是同意了?”“同意不同意你都要干,我能不同意吗?”娘说:“你爹知道你那犟脾气,在心里盘算好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紫云笑了。紫燕蹦蹦跳跳从外面回来,进门就高兴地叫起来:“兰儿!快叫姨姨!”兰儿“哇”一声哭了。娘督促道:“快去做功课!”紫燕做了个鬼脸,一蹦一跳向里屋去了。

紫云望着紫燕笑了,回头对父亲说:“爹,这次县衙抓了不少学生,您去跟县长说说放了他们。”赵老爷说:“爹哪能管那么多?”紫云说:“瑞锋瑞兴都关在里面,你把他俩说出来不就都出来了?”毛夫人一听两个侄子被抓,死活逼着老爷去,赵老爷不得已只得去说。赵老爷不是不愿意去,而是之前因为紫云的事怕县太爷记恨。但经不住夫人督促,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赵老爷来到县衙,门口已经聚集了好多家长,都是为孩子们的事。大家见赵老爷来,纷纷围拢上来,其中就有他的大舅子毛老大。赵老爷说:“你们啥都别说了,我进去试试。”赵老爷是凤凰城大户,为人好威望高,十里八乡都是知道的,县府衙门也是知道的,乡亲们有啥难事都爱找他,县府有解决不了事有时也会找他。赵老爷来到县长办公室,县长赶紧让座倒茶,客气地说:“赵老爷今天来是有啥事?”赵老爷说:“县长大人,你把这么多娃娃都关起来,父母亲在县府外坐了一大片,这么多人不干活不开店,到时候拿啥给咱县府交粮缴费?说娃娃都是共产党?本来不是,你这么一关我看都被你关成共产党了?”“赵老爷你这话是咋说?”“娃娃们游个行碍你啥事了?他游几天就不游了,你关他不是关出仇来了?我说这你爱听不爱听,你好好想想吧!”赵老爷撂下话起身走了,县太爷寻思起来……

赵紫云开始摆布摊,布摊就摆在离药王庙消费合作社不远的地方。站在那里不仅能看到药王庙,还能看到另一个方向的亨泰昌商号。亨泰昌是城南石家的商号,生意红红火火,人来人往,门口的店小二不停地叫卖着,紫云也学着叫卖起来:“卖布了!卖布了!各种各样的花布!”赵紫云布摊一出现,在凤凰城引起不小的轰动。大街小巷的婆娘们纷纷议论,说长道短。花媒婆直接跑到赵家,当着毛夫人的面说:“哎哟!我说嫂子,你咋能让大小姐去街上摆摊呢?还扯着嗓子高一声低一声地吆喝,成何体统,这哪像是赵家大小姐啊!”“我也是不愿让她去摆摊,可我这紫云就是犟,非得要干,拿她没办法,就由着她去吧!”“你知道人家都说些啥吗?说紫云寻婆家时,七挑八捡,结果漏油灯盏,最后挑了个穷光蛋不说,还把自个也搭进,书也不教了不说,还又去摆布摊了。还有,可难听了,我都不敢给你学。”毛夫人听了不急不躁,气定神闲地说:“爱说啥说啥,由她们去,又不跟她们要吃要喝。”花媒婆听了毛夫人不咸不淡的话自觉没趣,又赶紧附和着说:“就是就是,人家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爱咋说咋说。”

岳少峰听说赵紫云在街上摆布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再怎么着紫云也是为了他辞去了教书工作。如果说之前紫云从生活优越的赵家嫁到生活艰难的李家是为了爱情的话,那么现在紫云宁愿放弃受人尊敬的教书职业,而甘愿做一个摆布摊的小生意人是为了什么?这种抉择对紫云来说,应该是一个艰难地取舍。紫云要做到这一点,那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少峰想到此,感到对紫云有一种深深的愧疚。但紫云却不这样想,她知道少峰和鸿远一样,肩上的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大家支持,她应该义不容辞。开开心心地摆布摊,她认为是对少峰工作的支持,支持了少峰就等同支持了鸿远,鸿远做的事,她心中乐意支持。她看见少峰从东城门进来,乐呵呵地朝他笑,少峰也向她微笑,然后向药王庙消费合作社走去。

岳少峰来到消费合作社,以看货的名义与周掌柜进了侧屋,马上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压低声音说:“这封信很重要,关乎到营救我们的同志,要尽快送到上级手中。”面对目前的问题,他希望李鸿远能尽快回来,指导一下当前的工作。

此时,李鸿远在太原某地学习,上级领导跟他语重心长地说:“鸿远同志,你这次任中共运城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仅要掌握整个运城的党组织建设,具体还要负责中条山各县的党组织建设。目前形势很严峻,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就是筑起一个个战斗堡垒。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细致做扎实了。”接受了任务的李鸿远,从太原回到运城,又翻过中条山回到古平县。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这一天,也是载入古平县史册的一个重要日子。这天,赵紫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鸿远回来了;紧张的是鸿远正在自家窑洞里召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名义上是消费合作社股东大会,其实是组织建设大会。赵紫云没有去街上摆布摊,而是抱着兰儿在门口纳鞋底。她的任务是在门口放风,观察周围情况,周围一但有异常情况,她就立刻发出信号,开会人就会随机应变。

窑洞里坐满了与会人员,大家都凝神静气地等着开始。岳少峰说:“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很重要,不准笔记,只能用心记。下面由运城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鸿远同志作重要讲话。”李鸿远站起来严肃地讲道:“同志们,截止目前,我们古平县的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三十多人,原来的党支部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为了下一步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级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中共古平县支部升格为中共古平县县委。”与会人员激动地轻轻鼓掌表示祝贺。李鸿远又接着说:“同时任命岳少峰同志为中共古平县县委书记;关山同志任县委组织委员;石云山同志任县委宣传委员;李友农同志任农运委员;贠河川同志任工运委员。”大家又是一阵轻微的掌声。李鸿远又接着说:“县委成立后的主要任务:一是继续稳妥地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尽快在各行政区或主要村镇,建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积极培养党的干部,争取掌握对县政、村政的领导权;三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减租减息政策,最大限度地解放农民,武装农民,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来;四是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牺盟会作用,利用各种形式训练抗日骨干,尽快把抗日队伍建立起来。”窑洞内的会议在紧张地进行着,赵紫云在门口看似悠闲地纳着鞋底,其实心里非常警惕。此时,两个黑衣巡警溜达着由远而近,紫云赶紧使劲“吭吭”两声,马上窑洞内传来吵吵嚷嚷声:“你说那一把扫帚能赚多少钱?连抽一袋烟的钱都不够?”“一袋烟钱也是钱啊!那你还想赚多少?”……巡警支起耳朵听了听说:“净是些蝇头小利,还费这么大的劲。”紫云对巡警说:“进屋坐坐,喝杯茶?”“不啦不啦!”“慢走啊!”屋内听到紫云发出的安全信号,马上停止吵闹又继续开会……

中共古平县委成立后,岳少峰更是信心满满地说:“这段时间,我们深入到张村、辛店、三湾、茅津、望原以及涧阳等地,共建立了七个党支部,十三个党小组,而且,这些组织成员基本都渗透在各区委班子成员中,便于我们今后开展工作。”鸿远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尽快把抗日武装建立起来!”少峰说:“办抗日骨干训练班,快速提高我们的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鸿远说:“还要告诉你个好消息,毛锐锋,吴中建同志,在我党的多方努力下,已经获释了。”听到这个消息,少峰感到非常高兴,但还是为被冤杀的十多个无辜群众而愤恨。鸿远也很气愤,说:“今后要注意在县府、警察等要害部门,想方设法安插我们的人,做到遇事可控。还有一件事,十一月份,中共中央北方局要在临汾举办县委书记培训班,我也给你报了名,到时记着参加。”少峰激动地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要去好好学习学习。”鸿远说:“上级要求各县县委书记把最近一段抗日救国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有好的做法可以推广学习,你要好好准备准备。”说到此,鸿远突然话题一转说:“少峰,我几次回来都没见到少青,少青现在咋样了?”少峰吱吱唔唔了半天,说:“我这个哥哥没当好啊!”鸿远看他不愿说,继续追问:“少青到底咋样了?你说呀!”少峰憋了半天才说:“父亲去世没几天,少青就到山上为人放羊去了。”“放羊去了?你咋能让少青去放羊呢?”鸿远的问话一下戳到少峰的痛处。少峰强忍着心痛说:“当时,我不想让这小子去,可这小子就是拧,一定要去,说是爹活着时对人家说的话。”“你知道他在哪个村吗?”“在张店山上叫斜树凹的一个地方。”鸿远又问:“那你去看过吗?”“看了两次,之后工作忙开了,就再也没去过。”“你看了是啥情况?”“那家人还行。只是说那家人快搬走了,说要再换一家,也不知现在咋样。”鸿远生气地说:“你呀!让我说你啥好。抓紧时间去看一下,不行把少青带回来,这不是办学习班嘛!他也可以来学习嘛!”少峰点点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