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迪的头像

墨迪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1/01
分享
《中条峰峦》 连载

第四十九章

赵紫云牺牲后,王神仙心里难受,一直没把吊儿的信送给少峰。但吊儿催得紧又不得不去。他那天晚上为了紫云,没来得及跟少峰说信的事,少峰就匆匆走了,他在家又犹豫了两天才把信送到尧店。

岳少峰接到吊儿要谈判的信件感到疑惑,为什么之前不谈,而现在却要谈?王神仙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看吊儿没安好心。”此时,赵管家匆匆赶来说:“岳会长,老爷说了,万万不可进城谈,这是吊儿的一个毒计,是想趁机抓捕你啊!紫云就是因为这件事被抓的。”赵管家说完就走了。少峰望望赵管家,又看看王神仙,心里既感激又难过。他把王神仙安顿下来,说等商量后再给予回复。

少峰召集县委主要成员,跟大家说明情况并研究对策。大家都认为这次谈判是吊儿设的陷阱,你不能进城。岳少峰想到那天晚上民众为了紫云与吊儿发生激烈冲突的事,却说:“答应他,我一个人进城跟他谈。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交出杀害赵紫云的凶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最好的办法,既能破了吊儿的阴谋,又能让他无话可说。

王神仙把信交给吊儿,吊儿看了大骂:“岳少峰还跟老子谈起了条件?!”王神仙嘴上没说,却在心里说:人家凭啥不谈条件?

吊儿没想到岳少峰给他出了这么个难题。如果交出杀死赵紫云的西庄主,县西大片防区就没了,等于劈掉他身后的靠山,孤零零地把他凉在了凤凰城,还能与东山游击队抗衡吗?绝对不能。吊儿不肯交出凶手,谈判之事陷入僵局,两军对垒依旧。

此时,全国战事吃紧,国民党军压力越来越大,胡宗南部督促吊儿在古平县尽快与共产党结束对峙,同时给吊儿团以及西庄主保安团又配备了一批美式武器,企图让他们一举摧毁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此情况下,八路军中条山十支队迅速回转,与游击队共同出击,一举击溃县西的国民党军及地方势力,吊儿落荒而逃,残害赵紫云的凶首西庄主被抓捕,并立刻关押在凤凰城监狱。

此时,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以势如破竹之势捣毁了运城附近的羊驮寺机场,之后又控制了运城周边大部分城镇。全国已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前,在抗战中被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的赵寿山也率部起义,并编入解放军序列。此时,古平县的所有抗日游击队也整合为古平县独立大队。

古平县全县解放后,岳少峰等人又开始研究土地改革具体方案,突然铁脚板送来一封信,他打开信看了一遍说:“国民党军调集大量兵力,一方面打山东;一方面打陕北,又在黄河以南大肆进攻我解放区,群众愤怒之极,解放军要尽快南渡黄河,给蒋介石重重一拳,粉碎他的独裁野心。上级要求我们务必做好渡河的准备工作。同志们,情况紧急,现在的会议改变议题,研究如何为解放军渡河做好准备。大家快说说办法,主要是船的问题。”徐老六说:“我们之前的船都被小鬼子炸烂了,没有几个能用。”岳少峰说:“那现在渡口就没有船了?”“还有,不过是日军投降时留下的三只破铁皮船。”岳少峰说:“破船咱把它修好就能用。徐队长,你抓紧时间组织人员修船。大伙再想想,还有啥办法?”毛瑞兴说:“抓紧时间造船啊!”牛二柱说:“造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结实的木料,技术好的造船工,铆钉、桐油之类的东西,都得安排齐全。”毛瑞兴说:“不用准备齐全再开始。先组织一部分人上山伐木料,有了木料,木匠就能开工,后面用的东西另派人再去弄,这样不耽误事。就是不知道时间能来得及来不及?”岳少峰说:“上级给我们两个月时间。瑞兴说的这个办法节约时间,我看行。这个任务就交给瑞兴具体负责,中建组织人员到山上伐木料。船的问题就这么解决。还有啥?”石头说:“还有羊皮筏。”二柱说:“羊皮筏能坐几个人?一个筏也就只能坐三四个,再加上水手坐不了几个人。不行不行!”石头说:“那牛皮筏呢?”二柱说:“牛皮筏?你现在去哪弄牛皮去?再说日本人在这里杀死了多少耕牛?剩那几头耕牛还得犁地种庄稼。”岳少峰说:“二柱说的是个实际问题,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大家再想想办法?”石妹说:“油包。”岳少峰说:“石妹,说说你的想法。”“把布浸上桐油,不就代替牛皮了吗?”“你咋想出这个办法?”“小时候我见过做油布的师傅这样干,道理不都是一样吗?”二柱说:“油包也怕扎烂,烂了也会漏气的。”石妹说:“那就再塞上棉花,棉花轻,即使扎个口子也不怕。”岳少峰说:“石妹说的这个办法可行。就这样,咱们买布买桐油做油包。而且要把油包做大做结实,起码一次能坐十几个人。”徐老六说:“这可比羊皮筏牛皮筏都好,又大又轻便,到浅水处好靠岸。”岳少峰说:“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二柱。”岳少峰把任务交给二柱后又说:“现在修船、造船、制油包,这三样活就这么定了。油包要制得大而结实,船更要造得大而结实,起码一次能载百八十人。两个月之内,必须造四只大船和一百多个油包,谁缺人手缺东西向我和高县长要,余智贤同志随时调拨。这次任务很重要,关乎到解放军向豫西豫中挺进能否顺利的关键,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大家异口同声说:“保证完成任务!”

大家在接到任务后,伐木的修船的,两项工作很快开始。但制油包的事却出现了麻烦。牛二柱跑来报告:“岳书记,制油包的布咱市面上没有啊!”“啥地方有?”“陕州有,但陕州是国统区,咱不好去啊!”岳少峰说:“不好去也得想法去。你去把愣强和周掌柜叫来。”牛二柱一听,脸上马上露出了喜色。

不一会儿,傅愣强和周掌柜匆匆走来。周掌柜走来就对岳少峰说:“我和愣强去陕州,不仅要把制油包的布匹买回来,还要把桐油也买回来。”“老周你说带哪些人过去?”“人太多了太扎眼,会引起国民党军的注意。我带几个伙计,再加上愣强就行。一次不能弄得太多,分几次弄,不会误事的。”“东西要弄回来,安全也得保障。”少峰又对愣强叮咛了一番。

……

周掌柜等人把桐油布匹买回来后,又请来专业师傅加了黄丹、土籽之类的东西在药王庙的大院,支起一口大铁锅熬制起来。牛二柱和几个男人负责熬制桐油,石妹和几个妇女负责把布匹按一丈长、二尺宽的规格剪裁好,又一针一线地缝好,然后放在熬制好的大桐油缸里浸泡,浸泡好捞出来撑在院子里晾晒。

附近村民听说为解放军制油包需要棉花,都纷纷拿出自家的棉花支援解放军。赵紫燕听说为解放军制油包也来参加,她和石妹等人把群众送来的棉花塞进一个个油包里缝好,三个油包为一连,共制出四十连。这样的油包既结实又耐用,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解放军渡河的安全。

造船工人分四组同时进行,每一组负责造一只船,大家吃住在工地,白天黑夜连轴转。茅津周边的妇女们也被申川梅、山妮、杏儿和红串等人组织起来,为大家烧水做饭送水送饭。岳少峰和高杨两人不停地在凤凰城和茅津两地之间来来回回检查督促进度,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两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四条大船也都造好了。造好的大船既坚固又宽大,不仅能渡人,还能渡大炮,渡军车,这让岳少峰非常高兴,也让解放军首长非常满意。为了防止河对岸国民党军飞机大炮的轰炸,大家折来树枝杂草把大船在涧河入河口先隐蔽起来。同时,制好的四十连油包也运抵茅津。一切渡河工具准备就绪,只等解放军到来。

为了确保解放军安全顺利渡河,支前委员会主任李鸿远专门从古平县各渡口,以及河津、风陵渡抽调二百名好水手好船工,甚至从陕州国统区秘密抽调二十名技术过硬的船工,全部聚集在茅津渡口。几个团的解放军也在张茅一线集结待命。此时,李鸿远、岳少峰、关山等人都聚集在茅津渡口。为了进一步确保解放军的先头部队能成功登陆,他们又抽调了当地熟悉水性的精干民兵为解放军带路。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

黄河南岸孟津至潼关六百里沿线上,部署着国民党十多万精锐部队,他们在南岸不仅修有明碉暗堡,还有飞机大炮做后盾,高枕无忧的国民党守军,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解放军根本渡不过去,更想不到在漆黑之夜渡河。

七夕之夜,陕州的驻防官员带着家眷正在戏院嗑着瓜子,享受着优美的戏曲。此时的解放军渡河部队,已经下达渡河命令。

为了分散国民党军的注意力,傅跃华团一部分人马在茅津渡利用三只铁船扎上草人佯渡。如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样,吸引敌人火力;另一部分人马在茅津之东沙涧河口监视河对岸敌人,渡河部队在夜幕笼罩下悄悄向渡河处移动。七夕这天下过一场大雨后,虽然河水暴涨河流湍急,但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小栓子随先遣队一个连坐上油包,以送盐为由率先上岸,迅速控制了哨所的敌军。后续部队快速上岸占领滩头阵地,并打出两颗红色信号弹。信号弹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两道红色的抛物线,就像一声启航的号令。

北岸解放军指挥官看到红色信号弹升空而起,立刻下达渡河命令。一时间,黄河河面人头攒动,大船、油包一起竞发,快速向河对岸驶去。到了对岸,战士们快速下船,大船、油包又迅速返回,重新载上解放军官兵向对河划去。这样,来来回回,一直持续到次日天亮。天亮后,国民党军才发现解放军渡河,数架飞机在河面猛烈轰炸,暴露在河面上的渡河官兵不断有伤亡,水手船工在炮火中也不断倒下。徐老六倒下了,小栓子也受伤了,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在浊浪滔天的炮火中勇敢前行……

岳少峰和李鸿远一直站在河岸,聚精会神地凝望着渡河部队。岳少峰说:“孔从洲的部队已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段时间已经过了黄河。不知现在赵军长在哪里?”李鸿远说:“赵军长现在已经是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了。”岳少峰说:“真没想到啊!不到三年时间,我们的队伍如此迅猛发展,这是奇迹啊!”李鸿远说:“这次三万多解放军从黄河的不同渡口,以不可阻挡之势同时跨过黄河天险,这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啊!”……

大部队终于全部渡过黄河了。解放军指挥官紧紧握住岳少峰的手说:“太谢谢了!谢谢古平县人民!谢谢中条山人民!”岳少峰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送走渡河部队,李鸿远对少峰说:“这次我走时,要把王力合、吴中建带走。”少峰说:“你看中就带走。别光说工作,赶紧回家看看吧!”岳少峰的话立刻触动了鸿远,他心中瞬间一阵难受,思妻之情油燃而生。他点点头,默默地向凤凰城走去,少峰在后面默默地陪着他……

赵紫云被西庄主杀害后,凤凰城人把东城的两口井盖上石板并用黄土封了两个大大的土丘,再也没有人打开过。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被溅着紫云血迹的血冢上,开满了许许多多紫红色的花儿来,而且东城外的涧水边也随后长出许许多多紫红色的花儿,随着溪流蜿蜒向远方,渐渐升腾幻化成天空绚丽的云霞。凤凰城人都说是紫云用鲜血染红的花儿,都叫她紫云花。

鸿远在少峰地陪伴下来到紫云被害的地方,看到开满紫红色花朵的血冢,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当他被少峰带到紫云的坟前时,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抱住紫云的墓碑失声痛苦……

兰儿听说爹爹在娘的墓地,也哭喊着赶来。鸿远看见兰儿更是心碎,一把把兰儿拥入怀中,泪流不止。此时紫燕搀扶着鸿远娘也跌跌撞撞赶来,站在一旁默默流泪……

鸿远放下兰儿拉住老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娘,你要保重。”母亲用两只颤抖的手在儿子身上抚摸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鸿远眼含泪水背过脸对少峰说:“我要走了。”“这么急?”“是的……”鸿远只说了两个字,看着老母亲和兰儿就再也说不下去了。紫燕说:“鸿远哥,你放心去吧!兰儿和伯母就交给我吧!”鸿远泪眼朦胧地点了点头。少峰说:“我也会常来看大娘和兰儿的。”鸿远把少峰的手握了握,没有说出话来。老娘撩起衣襟擦了擦眼泪说:“儿啊!你啥时候能回来?”鸿远说:“娘,您在家好好等着,我很快就

能回来。”“哎!哎!”老母亲应着又擦了一下老泪。此时,兰儿哭着不让爹爹走。鸿远抱起兰儿亲了亲,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敢对着兰儿流泪,放下兰儿背过脸,泪水刷地就流了出来,他没敢再回头,擦了把泪水匆匆离去。小兰儿撒腿就追,边哭边喊:“我要爹爹!我要爹爹!”李鸿远的身影在女儿的哭喊声中渐渐远去。此情此景,少峰的两眼也湿润起来。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小妹妹,心中泛起一阵阵酸楚……

少峰送别鸿远,又匆匆赶去看望伤员。小栓子的伤口在战地医院处理过后,在石妹、杏儿等女同志的看护下已经静静地休息了。少峰看了看又嘱咐了一番,然后向尧店村走去,他想去看看那里的乡亲们。

少峰刚到尧店村就看见俞倩,诧异地说:“俞政委,部队不是开走了吗?你咋没走啊?”俞倩说:“李鸿远决定把我这个团暂时留下待命。”“为啥?”“一是为了这一方平安;另一个是……”“另一个是啥嘛?”俞倩说:“你就别问了,我也不知道。”俞倩接着又说:“我看今天李鸿远的情绪不好,好像哭过。”少峰说:“你是真不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跟着部队忙于作战,没人给我说啥呀?”少峰说:“赵紫云牺牲了。”听到这个消息,俞倩半天望着少峰没说出话来,少峰也愣愣地望着她。俞倩的喉咙不停地哽咽着,好长时间才哽咽出一句话:“到底咋回事?”少峰叙说了紫云壮烈牺牲的经过。俞倩含泪说:“紫云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啊!”少峰说:“紫云同志是党的忠诚战士,是人民的优秀女儿。”俞倩心情很沉重,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少峰望着她说:“咱俩走走吧!”俞倩点点头,默默地走在开满鲜花的田埂路上,一句话也不说,满脑子都是紫云的影子……

走了好长时间,少峰说:“本来见你想跟你说个事,看你难过的样子。不说了,改天再说吧!”俞倩整理一下情绪说:“我没事,你说吧!”少峰坚持说:“不说了,改天吧!”俞倩说:“你本来就忙,好不容易有个时间,怎么可以改天?你就说吧!”少峰见俞倩情绪平复了许多,于是说:“你那个小卫生员叫啥名字?”“叫柳平豫啊!”“她是啥地方人?”“你咋对小柳这么感兴趣?”“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我有一个妹妹的事吗?”“当然记得啊!这与小柳有啥关系吗?”“我好像从小柳身上能看到当年妹妹的影子。”“真的吗?”少峰点点头。俞倩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回去得好好问问小柳。”岳少峰望着俞倩走远。

俞倩所在的部队,虽然已经改为解放军编制,但服装依然是之前的八路军服装,俞倩一身灰色军装依然显得英姿飒爽。帮助少峰寻到多年失散的妹妹,一直是她的一个心愿,现在少峰自己说出来对小柳的感觉,当然有他的道理,一切都得抓紧时间。

俞倩和小柳在卫生队交谈:“小柳,你之前说你是河南洛阳人,那你父亲是干啥的?”“父亲是做药材生意的。”“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小柳略加思索讲了起来:“我的父亲其实是我的养父。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的亲生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我交给养父。养父对我很好,教我认字,供我上学。养父主要是做盐和药材生意,那时常常给八路军送盐送药品,与傅团长就熟了。一次在送药品途中遭遇日军,养父身负重伤,临终前把我托付给傅团长。那时我才十四岁,跟着养父也学了点医术,在部队当卫生员救治伤员,到处行军打仗。这不,到后来就遇到了姐姐你。”俞倩说:“幸亏遇上你,要不然姐姐早死在黄河里了。”此时,小柳想起了那天,她正在黄河边小河口涮洗纱布,看见一个人趴在破羊皮筏上,被浪潮一波一波地推向岸边的情景。小柳说:“姐,这就是咱俩的缘分啊!”俞倩又问:“你还记得你原来的家在啥地方?叫啥名字?”小柳想了半天说:“那时我太小了,想不起来了。”俞倩又问:“那你能想起你哥哥是啥样子吗?”“我记得有两个哥哥,大哥哥叫,叫,好像叫啥峰……”俞倩又问:“你还记得你原来的名字吗?”“我只记得哥哥喊我英子。”听到这里,俞倩一切都明白了。

为了唤醒小柳的记忆,俞倩要带她回家看看。“小柳,今个还有岳书记和他弟弟少青跟咱们一起去一个地方看看。”小柳笑着说:“少青不是岳书记刚寻到的弟弟吗?”“是啊!可是岳书记还有一个妹妹没寻到啊!”小柳说:“该不是让咱们跟他一起去寻妹妹吧?”俞倩说:“去了你就知道了。”她俩一起朝凤凰城走去。

经过整修后的凤凰城,风景依然很美,竹林溪水,七孔小石桥和大观楼依次展现在她俩面前。少峰和少青站在桥头微笑着看着她俩走来。少峰说:“小柳,这里的风景美不美?”小柳若有所思地说:“我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风景。”俞倩说:“好好想想在哪儿见过?”小柳说:“就是想不起来。”少峰说:“走!到我家看看。”几个人走过小桥,走过五色鹅卵石凤颈路,又穿过弯曲的石板路,向杜家崖走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