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小二黑结婚》: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清粼粼的水来蓝个莹莹的天,小芹我洗衣衫来到了河边。
-
重读《平凡的世界》:漫长的20世纪与重写乡村中国
原标题:漫长的20世纪与重写乡村中国 ——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个体精神 《平凡的世界》已然成为文学史的一个难题,它一度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专业文学研究者与普通读者文学趣味撕裂的一个伤口,如何弥补这一历史缺憾,未必是要评论家集体检讨才能奏效,不如去探讨一下这部作品本身的文学能量,何以能让那么多的读者顶礼膜拜。
-
重读《阿Q正传》:赵太爷用哪只手打了阿Q一嘴巴
原标题:赵太爷用哪只手打了阿Q一嘴巴——《阿Q正传》片论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到今年正好100周年。
-
重读《呼兰河传》:乡关何处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最初连载于1940年香港的《星岛日报》。
-
重读《电世界》:科技、乌托邦与反殖民
原标题:科技、乌托邦与反殖民——论许指严科幻小说《电世界》 高阳氏不才子[1](许指严)的《电世界》刊载于《小说时报》第一年第一号,宣统元年(1909)九月出版。
-
重读《呐喊·自序》:“副文本”的倒错
原标题:“副文本”的倒错——《呐喊·自序》与新文学的现代性 《呐喊·自序》发表于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 鲁迅《呐喊》,新潮社1923年版 《呐喊》作为新文学最早的创作实绩之一,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被奉为白话短篇小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
-
重读《野草》:于沉默处开口
原标题:于沉默处开口:论《野草》的“声音”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重读《朝花夕拾》:漂泊之路上的回忆闪烁
原标题:漂泊之路上的回忆闪烁——《朝花夕拾》与杂文风格发展的缠绕 一 如果把写于1925年最后一天的《华盖集·题记》视为鲁迅“杂文的自觉”的外在标记,那么作者在1926年的创作,可被看作是在这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后,鲁迅杂文风格与文体发展的最初面貌和轨迹。
-
重读《狂人日记》:再谈“赴某地候补矣”
原标题:再谈“赴某地候补矣” 近年来关于《狂人日记》小说正文与文言小序的关系,许多学者再度掀起热议,胜义叠出。
-
重读《秋夜》: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原标题: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秋夜》“棗”字释义 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野草》插图本书影 内容提要 在《语丝》初刊的《秋夜》版本中,当下通行的简体“枣”字原为“棗”,其“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句法乃“拆字造句”的游戏笔墨。
-
重读《大刀记》:团结起来的人民战无不胜
重读郭澄清先生的三卷集长篇巨著《大刀记》,深刻地感悟到《大刀记》的文学艺术成功之灵魂,是全书充分叙述了军事科学辩证法思想的战争理论与战术,《大刀记》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叙述与军事理论相融合的教科书,更是一部哲学辩证法的文学叙事启蒙杰作。
2022-04-02
-
重读《狂人日记》:约稿•创作•发表•冷遇
原标题:约稿·创作·发表·冷遇——《狂人日记》四重奏 《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四卷五号,首次署名鲁迅。
-
重读《西湖梦寻》:一处有灵魂的风景
原标题:一处有灵魂的风景——读张岱《西湖梦寻》 康熙十年七月十六即西历1671年8月20日,这一天张岱的心情很不平静,他用颤动的双手将这份不平静写进了新书《西湖梦寻》的自序里。
-
重读《野草》: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
原标题:现代心灵及身体与言及文之关系——鲁迅《野草》的一个剖面 鲁迅留日时期对于二十世纪文明的根本性理解都与“内部之生活”有关,其所谓“内部之生活”发生在“本有心灵之域”,通过“客观之物质世界”“自然”“观念世界”等外部关联的参照确立边界。
-
重读《商市街》:情感记忆的“片断”历史
原标题:情感记忆的“片断”历史——作为回忆性文本的《商市街》及其表意功能 摘要:时间与地理上的回溯使萧红的《商市街》呈现出回忆性文本的特质。
-
重读《墓》:“生”与“死”的灵魂对话
何其芳的散文《墓》,是《画梦录》中的首篇。
-
重读《蛇与塔》:“女人何故属男人”
《蛇与塔》是聂绀弩1941年1月31日写下的一篇杂文,篇幅不长,仅八百余字。
-
重读《阿Q正传》:阿Q形象原型新定位
一、唯理演绎与经验归纳 今年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100年的日子。
-
重读《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
1923年7月,周氏兄弟失和。
-
重读《原野》:作为逻辑起点的女性突围
原标题:曹禺《原野》再诠释:作为逻辑起点的女性突围 回顾《原野》80余年演出史,呈现出两种接受模式:一是凸显剧作的现实题材主题特征,为观众提供生活借鉴和现实指引;二是诚如曹禺先生在剧本附记中关于表现主义的自白,具体的、创造性的舞台呈现,成为排演《原野》的难点和评判要素——二者共同形成《原野》常演常新的艺术生命力和变动不居的美学接受历程。